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5版:理论周刊 新闻列表
~~~——
~~~——
~~~——
~~~——

 
2025年03 24
乙巳年二月廿五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5版 2025年03月24日 理论周刊 扩展 收缩 默认

中山市医疗器械产业本地培育策略
  许雁芬

  随着深中通道通车,中山正式融入“深圳半小时经济圈”,珠江口东西岸产业要素加速流动。医疗器械产业作为中山市“新十大舰队”战略的核心支柱,正迎来“承接东岸创新资源外溢”与“强化本土生态培育”的双重机遇。然而,对标上海张江药谷、苏州BioBAY、深圳坪山等先进地区,中山仍面临产业链能级不足、创新转化效率偏低、政策精准度待提升等挑战。本文立足本地培育视角,结合长三角与珠三角标杆经验,提出中山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突破路径,为粤港澳大湾区健康产业协同提供“中山方案”。

  ■一、本地培育的重要性

  本地培育是中山市医疗器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根基。与单纯依赖招商引资相比,本地培育能够更有效地挖掘本土企业的潜力,激发创新活力,形成产业内生增长动力。

  ■二、借鉴先进经验,明确发展方向

  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先进地市在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中山市深入学习与借鉴。中山市应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吸收这些先进经验,明确自身发展重点与方向,走出一条符合本地特色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之路。

  ■三、重点抓好本地培育的策略

  (一)加大政策支持激励企业创新活力

  设立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加大对本地企业研发创新、技术改造和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同时,对启动临床试验的第三类医疗器械在临床试验阶段应予以资金扶持,解决企业因后期资金不足而导致项目夭折。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政策,对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等创新成果的企业给予奖励。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对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的创新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二)创新产品优先使用与首台套政策

  制定创新产品优先使用政策,建立本地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目录,鼓励本地医疗机构优先采购本地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对获得首台套认定的医疗器械,给予资金奖励和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台套产品风险补偿基金,对首次应用于临床的本地医疗器械产品给予补贴,降低医疗机构使用风险,提高本地创新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同时,建立创新产品和首台套快速纳入医保支付申报路径。

  (三)强化本地化服务

  1. 人才培养本地化

  加强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药科大学、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高校、职业院校合作,优化生物医药相关专业设置,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训,定向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制定生物医药产业人才专项政策,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对符合要求的给予人才住房、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方面的优惠待遇。

  2. 检验服务本地化

  推动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中山分所扩大承检项目,实现更多医疗器械产品的本地化送检和检验,缩短检验周期,降低企业成本。加强分所与本地企业的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提升分所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3. 审评服务本地化

  搭建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认证中心药械注册指导服务中山工作站,为辖区内企业提供资料预审、技术咨询、人员培训等全方位技术服务。工作站应定期组织专家开展培训和交流活动,帮助企业及时了解最新审评政策和要求,提高注册申报成功率。

  4. 临床服务本地化

  组建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联盟,整合联盟内有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资质的医疗机构资源,实现临床试验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通过联盟机构的协同合作,不断强化综合协调和资源统筹能力,推动医疗器械产品转化,提高本地临床试验的效率和质量。

  (四)深化医工合作

  建立医工合作平台,促进医疗机构与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器械企业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鼓励医疗机构提出临床需求,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共同研发具有临床价值的医疗器械产品。设立医工合作专项基金,支持医工合作项目的开展,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五)推动产品展销

  制定中山市本地医疗器械产品目录,对纳入目录的产品给予政策支持和优先推荐。对使用本地产品的医疗机构,在等级评审、学科建设资金分配中给予倾斜。打造“中山医械展”品牌,每年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器械博览会,联合深圳高交会、广州健博会形成联动效应,搭建企业展示产品、交流技术、拓展市场的综合性平台。

  ■四、组建工作专班,保障政策落实

  由卫健、医保、科技、商务、财政、市场以及纪委监察等部门组建工作专班,负责统筹协调中山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工作,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工作专班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制定并监督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同时,纪委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出现违规操作和腐败现象。

  ■五、结论

  中山市在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中,以“招商引资与本地培育”双轮驱动为战略核心,通过借鉴先进经验,重点抓好本地培育工作,在创新产品优先使用、产品本地化服务、医工合作、产品展销以及厂房统筹整合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为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中山市将进一步加强与珠江口东西岸城市的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地区经济增长和人民健康福祉做出更大贡献。在未来发展中,中山市应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创新驱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作者系2025年中山市科级任职培训班(第一期)学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科副科长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