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2版:要闻 新闻列表
~~~——
~~~——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认真办理政协委员建议提案
~~~——

 
2025年03 26
乙巳年二月廿七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2版 2025年03月26日 要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2024年市政协以“良策实招”绘就“幸福中山”新画卷
143件提案全办结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

  这一年,中山市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新要求为根本遵循,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履行职责,在强化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中筑牢政治根基,在深化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中彰显制度优势,谱写了新时代政协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翻开市政协的履职答卷,担当、创新、惠民,是全年履职实践的生动注脚……

  本报记者 王蔚然

  ■强化政治统领,夯实履职基础

  人民政协是政治组织,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人民政协的根本要求。一年来,市政协坚持以党纪学习教育为主线,扎实做好政治建设、理论武装、党建引领等各项工作,切实把机关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强化思想建设,稳固政治根基。市政协始终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同时,积极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举办读书班、组织研讨交流、讲授纪律党课、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多样形式,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规党纪,并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

  夯实组织架构,提升党建质效。坚决扛牢党建政治责任,机关党组书记切实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精心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要点,扎实开展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全面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积极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持续深化打造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品牌,切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健全制度机制,深化协同发展。市政协办公室制定并落实《2024年中山市政协机关党建工作要点》,建立机关党建与履职工作“双统筹双促进”工作机制,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履职效能。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压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链条,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同时,发挥机关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作用,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稳定。

  ■深化履职实践,彰显服务效能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原则。一年来,市政协牢牢把握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性质定位,紧扣中心大局,坚持把协商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切实提升参政议政实效。

  聚焦创新驱动,赋能产业转型。紧扣“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赋能传统产业主线,组织专题协商,提出构建产品智能化带动企业数字化的“中山模式”、加快培育数字化平台等创新性建议,得到市政府积极采纳,助力我市成功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围绕低空经济发展开展常委会协商议政,形成统筹规划、设施建设、技术研发等系统性方案,相关协商成果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为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深耕区域协同,厚植发展优势。2024年,深中通道的一桥飞架,给中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围绕城市空间品质提升、临深片区农文旅融合、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等课题,市政协积极开展深度调研,为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提供决策支撑。同时,深化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召开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题协商座谈会,推动中山高水平法律服务建设,助力营商环境走在前列。

  强化监督问效,增进民生福祉。建立“重点提案+专项监督”联动机制,围绕水污染治理、老旧小区改造等开展专项民主监督,聚焦《中山市排水管理条例》《中山市爱国卫生工作办法(草案)》开展立法协商,持续为民生福祉献计出力。2024年,共立提案143件,并全部完成办理工作。

  夯实基层联结,激活治理动能。制定《关于机关各党支部结对社区开展“入镇下村”有关活动的方案》,组织班子成员带队赴镇街开展理论宣讲;组织委员调研视察水污染治理、老旧小区改造、农房风貌管控、基层综合治理等情况,积极为镇村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义务植树、环境整治、卫生清理、交通疏导等志愿活动,助力“百千万工程”取得实效。

  ■拓宽履职平台,凝聚共识力量

  人民政协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关键在于搭建多样化履职载体。一年来,市政协着力构建线上线下协同、界别区域联动的立体化履职矩阵,推动委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化、常态化、实效化。

  畅通建言渠道,激发履职活力。2024年,市政协联络工委将“委员e线通”建议接收、办理、跟踪等工作流程进行了全面优化。通过及时梳理、解决存在问题,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大力提升了办处效能。2024年,“委员e线通”累计接收交通设施、医疗服务、校园管理、文化资源等领域的建议共70条,成为广大政协委员履行职能、服务联系、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

  夯实阵地建设,延伸协商触角。积极推进政协委员工作站规范化建设,按照“学习交流的园地、联系群体的桥梁、反映社情民意的窗口、凝聚共识的平台”的创建标准,推动古镇、大涌、台联、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等政协委员工作站的建设。推动市委办、市府办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镇街政协工作室建设工作方案》,明确镇街工作室的建设标准、组织领导、经费保障,并将镇街政协工作纳入全市综合考核,全市23个镇街工作室按照“六有”标准挂牌成立。

  深化联系机制,汇聚智慧合力。定期开展委员走访活动,深入基层、企业、社区,了解民情民意。同时,全面、细致倾听政协委员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和需求,为政协机关提供更全面、更具体的信息支持,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