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T04版:“湾”有引力 “跃”起新质 新闻列表
~~~——中山推动人才与产业“双向奔赴”, 以“人才密度”塑造“创新浓度”
~~~——中山加速科技创新,构建新质生产力,“产业脊梁”越挺越直

 
2025年03 28
乙巳年二月廿九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T04版 2025年03月28日 “湾”有引力 “跃”起新质 扩展 收缩 默认

点燃强引擎,产业“壮”起来
中山加速科技创新,构建新质生产力,“产业脊梁”越挺越直
康方生物创新药。本报记者 夏升权 摄
  今年全国两会上,“名不见经传的中国企业生产的新药击败了全世界最畅销的抗癌药”的故事让中山“出圈”。这是中山不断加速产业科技创新布局,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的结果。2024年,中山全市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6%、10.8%,科技创新正在带动产业发展;新“十大舰队”产业集群2024年规上总产值更突破7400亿元。

  本报记者 黄凡

  从“拎包创业”到“战胜药王”

  近日,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方生物”)康方生物细胞株开发科学家龙川告诉记者,击败全球“药王”的这款药物是由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双特异性抗体新药——依沃西(商品名“依达方”)。

  2024年9月在美国举办的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康方生物依沃西在一项“单药头对头试验”中战胜了全球畅销抗癌药——默沙东的帕博利珠单抗(产品名:可瑞达)。为此,美国《华尔街日报》将康方生物的这次突破称为“生物技术行业的DeepSeek时刻”。

  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十年磨一剑”,康方生物便是受益企业之一。2012年3月,企业创始人夏瑜等海归博士“拎包”创业,在中山火炬区国家健康产业基地创立了康方生物。创立之初,中山市、火炬高新区、国家健康基地在厂房、仪器设备等方面给予了很大支持,同时还牵线搭桥对接投资公司。在随后的发展中,健康基地提供专业的一对一的企业服务,使康方生物在获取政府扶持、创新人才激励、研发创新、科技金融等得到全方位的支持,成长为中山一家标杆性的创新药企。2020年4月,康方生物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近年来,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康方生物正在实现“通过研发创新,开发全球患者可负担的高品质抗体新药”等愿景。

  不久前,康方生物自主研发的针对鼻咽癌的新药,也已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康方生物已经自主开发了超过50种创新药,从源头创新到临床转化的全链条新药开发实力不断得到验证。

  在中山,康方生物不仅实现从0到1的跨越发展,而且依托康方湾区科技园的打造,正力争建设全球技术水平领先的生物医药创新研发和产业化基地。

  “4+6”新十大舰队扬帆启航

  康方是中山的名片,中山也是康方的福地。康方生物一路成长,背后是中山发力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努力。

  中山紧抓珠江口东西两岸加速融合发展重大机遇,改革开路,破立结合,系统谋划,以“工改”拓路连片布局十大主题产业园,以打造“新十大舰队”引领高质量发展,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传统产业链式升级。尤其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以区域融合发展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奋力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中山集中优势资源,以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四大产业为引领,联动高端装备、光电光学、灯饰照明、中山美居、现代农业与食品、现代时尚等现代化产业集群,形成“4+6”新十大舰队产业集群,夯实中山制造业家底,领航中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其中,新能源产业在光伏、风电、氢能三大领域都已建立良好的产业基础与较强比较优势,龙头企业明阳集团稳居全球海上风电创新排名第一名。生物医药产业方面,正在推进国家健康基地扩区提质,建成“一基地六园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中山规划建设“一河两岸”光电产业带,成为全国最大的光学冷加工基地之一、光学成像元器件细分领域占全国市场50%,光电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中山还积极融入深圳低空经济产业链供应链,推动建设福昆低空经济基地等配套产业园区。

  中山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发展,目前共有6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了智能家电、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入选2024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新增坦洲办公耗材、火炬光电信息、南头绿色家电等3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小榄智能锁具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了我市在该领域零的突破。

  数据显示,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0.9%,连续2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完成工业投资接近“五年翻两番”、比“三年翻一番”,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总量和占比均创历史新高。“十大舰队”产业集群2024年规上总产值突破7400亿元。

  用科创支撑产业迈向大舞台

  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进一步着力提升城市形象,加快建设创新之城,支撑企业更好集聚人才、创新突破,支撑产业走向更大舞台。

  作为“新十大舰队”领军企业代表的明阳新能源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凭借在“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项目中做出的贡献,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实现了我市在该奖项上的“零”突破。在摘得科技桂冠荣誉同时,明阳不断攻克行业前沿,实现了多个“全球第一”——其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明阳天成号”在广东阳江正式投运;全球首台30兆瓦级纯氢燃气轮机“木星一号”首次整机试验性点火取得成功。

  中山在支持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正跑出新速度。2024年,中山组织实施市级重大科技专项25项,其中汉邦激光、德华芯片、福昆航空3个项目获得2024年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立项,全力攻关极紫外光刻用大型镀膜机、工业级大型氦液化器等“卡脖子”技术,积极研发推广3D打印、精益制造等先进适用技术。中山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发明专利授权量超1.6万件,增长49.8%、居全省第2。

  科研平台作为中山科技创新“强引擎”的作用也在逐步显现。其中,中山药创院挂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分中心;中山低温院开园启用,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开展大型低温系统工程集成和测试研究条件最好的场所之一;长理工研究院累计培养硕博研究生近800人。

  今年,中山还加快出台政策促进中试产业创新发展,让中试平台成为企业创新发展“加速器”和产业发展“助推器”。

  数读

  2024年中山工业投资增长10.9%,连续2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2024年工业投资总量比2021年接近“三年翻一番”,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提升至44.8%,总量和占比均创历史新高;

  截至2024年,累计推动3811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率达76%;

  截至2024年,中山拥有国家级“小巨人”企业42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8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1883家;

  2024年新增板芙经济开发区和岐江新城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经开区,新增南朗产业园、三乡产业园2个省产业园,省级以上园区增到7个。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