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T05版:“湾”有引力 “跃”起新质 新闻列表
~~~——中山以“百千万工程”引领美丽城乡建设,绘就现代都市与田园牧歌诗意长卷
~~~——

 
2025年03 28
乙巳年二月廿九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T05版 2025年03月28日 “湾”有引力 “跃”起新质 扩展 收缩 默认 朗读

破译三乡“发展密码”:
一个湾区小镇的“百千万工程”实践样本
中山晶存技术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
中山半导体产业园。
琅环湖科创园效果图。
经过修缮和风貌提升的雍陌村。
三乡大道沿线盎然绿意,路畅景美。
党员干部带头、全民参与,共建美丽家园。
  站在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的百年祠堂前,微风拂过,池塘泛起粼粼波光,睡莲点点,芦苇轻摇;蜿蜒的石板街两侧,青砖黛瓦的侨房错落有致,大有昔日繁荣古驿道的味道,百年古村风貌尽收眼底。

  这座曾以“工业重镇”闻名的湾区小镇,正在“百千万工程”的蓝图上,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文/记者 何淼 通讯员 谷都轩

  图/三乡镇提供

  责编:陈吉春 视觉设计:徐璇

  经济强筋壮骨

  从“工业重镇”到“湾区智谷”的质变跨越

  2025年初春,中山晶存技术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里,技术人员注视着生产线上的机械臂精准舞动。这家企业于去年4月落户三乡镇的中山半导体产业园,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实现投产。“深中通道开通后,中山生产基地完全融入湾区一小时通勤圈,技术沟通、客户拜访、物流交付的时效大幅提升。”在中山晶存的顺利投产仪式现场,晶存科技董事长文建伟充满信心。中山晶存的定位是制造基地,一期项目规划年产能可达5000万颗闪存芯片,投产后将实现闪存芯片自主测试生产,解决限制企业发展的产能瓶颈。

  三乡镇的产业转型如同一条陡峭的上扬曲线:2024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13亿元,成功突破200亿大关,同比增长3.1%;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连续三年上升;工业投资两年增速343%,技改投资同比增长85.6%。这组数据的背后,是一场刀刃向内的“工业革命”。

  西山“工改”现场,全年整备土地651亩,该项目被评价为“工改样板、三清三拆样板”。如今,在中山半导体产业园可提供招商“熟地”1352亩,中山三乡产业园区已崛起为省级产业园,园区内8个项目投产后将新增产值90亿元。

  早春万木萌发,2025年三乡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已然展开。新春开年,三乡镇召开高质量发展暨“百千万工程”推进大会,发出铿锵有力的号召:“全镇上下要凝聚思想共识、坚定发展信心、汇聚奋进力量,以昂扬斗志推动高质量发展,共同谱写‘再造一个新三乡’的壮丽篇章!”

  今年,三乡镇将锚定60亿元招商引资目标,全力推动工业投资实现10%以上增长。依托充足的“熟地”储备和优化营商环境,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已蓄势待发。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更要夯实乡村振兴根基。三乡镇将继续坚定不移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强村公司转型升级,打造集体经济收入新增长极;做好典型村培育,“一村一策”推动各个村(社区)选准“赛道”、争先进位。

  城乡焕新颜

  拆违建、改农房的“绣花功夫”

  “好多年前来过,这次约老朋友再来,发现风貌完全不一样了。”近日游客陈先生到雍陌村故地重游,意外有了新发现。村内,一个由青砖红瓦传统民居、祠堂群、少量新民居组成的崭新区域出现在面前。这一片经过修缮和风貌提升的房屋群,为雍陌村这条中国传统古村落注入新的灵魂。

  同时,老旧侨房等建筑摇身一变,衍生出民宿、亮记冬瓜酥、咖啡馆等新业态,正带动这座乡村致富。感受到变化的村民自发参与,将农房风貌管控纳入村规民约中,建立村级保护名单,对村内76间古旧建筑进行“挂牌管理”。

  这种“共识”来之不易。作为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雍陌村农房风貌管控提升一期、二期、三期工程持续推进,探索了“树样板、控增量、优存量、激潜能、强保障”农房管控提升“五步法”,制定了农房管控图集供村民选择农房样式,选取了雍陌郑公祠至郑观应故居段共37栋房屋作为示范,采取“一屋一策”方式,推动农房建设与乡土风貌、地域特色协调发展。据统计,2024年,三乡镇5个典型村100%完成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年度任务,累计带动全镇超2800户农房风貌提升。

  一连串的数据印证着变化:为提升农房风貌,塘敢村采取“政府出一点、村集体出一点、社会资本出一点、村民出一点”的模式,投入了约100万元,对门前大街37户农房进行提升,打造塘敢村的美丽“封面”;西山布匹市场近200卡铺位完成租户清退及清拆,拆除建筑面积超24900平方米,改造前,该片区年产值约5.93万元/亩,年税收约0.12万元/亩,预计改造后年产值420万元/亩,年税收15万元/亩。

  在城乡面貌蝶变的同时,三乡的生态底色也愈加鲜亮。漫步城乡,“四旁五边”新绿渐浓,主干道沿线绿意盎然。今年将完成千亩林分优化,让森林更健康茂密。水清岸美的愿景正在实现——暗涵整治持续推进,12万立方米河塘清淤让水脉重焕生机,鸦岗运河等河道两岸正变身风景线。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三源管控”守护着清新空气。从垃圾分类到建筑垃圾管理,从土壤保护到低碳生活倡导,绿色理念正融入城镇肌理,让三乡的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

  社会同心共治

  从“政府独奏”到“全民合唱”的治理新篇

  从广澳高速那洲收费站进入三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乡大道沿线的盎然绿意。去年,三乡镇正式启动并强力推进三乡大道改造提升工程项目,推动建筑业央企参与结对共建,全面开启“白+黑”攻坚模式,市镇村三级“大兵团作战”推进沿线拆违建绿、铺装建设、业态整顿,全力建设路畅景美的中山“南大门”。值得注意的是,三乡镇积极发挥谷都建筑公司等镇属企业优势,与央企中建三局集团(深圳)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翠亨建工等优质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企引企”吸引107家优秀建筑业企业开展合作。2024年以来,建筑业企业支持公益类项目工程量近6500万元,开展帮扶捐赠近560万元,落实“百千万工程”项目10个,有效提升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城乡品质风貌。

  每逢周末,大布村百日攻坚排查队伍中,经常出现一位“编外成员”的身影——60岁退休老人林群光。作为土生土长的村民,他熟悉环境、人脉广,协助入户走访和卫生清理工作。遇到村民不配合时,他主动上门沟通,为排查队伍扫除障碍,加快工作进度。林群光表示,作为受益者,不应旁观,要出一份力。

  这种全民参与的治理生态正在三乡大地生根。三乡镇发动国企、民企、商会及建筑业企业结对帮扶,并鼓励海外侨胞、港澳乡亲通过投资、捐资、活化侨房等方式贡献力量。同时,党员干部带头“入镇下村”,青年大学生组成突击队下乡支援,引导村民共建美丽家园,推行“积分制”等激励机制,打造美丽庭院、家风和经济。

来源:中山日报字数:2454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
关于中山网 - 版权声明 - 用户协议
本站归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如需获取转载授权,请致电 0760-88238276 联系 陈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