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3版:2025中山两会 新闻列表
~~~————市中级人民法院2024年工作报告亮点解读
~~~————市人民检察院2024年工作亮点回顾
~~~——

 
2025年03 28
乙巳年二月廿九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3版 2025年03月28日 2025中山两会 扩展 收缩 默认

全市法院超12个月未结案件存量降至历史最低
——市中级人民法院2024年工作报告亮点解读
扫码查看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3月27日,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廖万春向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作工作报告。一组组翔实的数据、一件件鲜活的典型案例,勾勒出过去一年司法护航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全年办结案件123087件,审限内结案率同比提升9.92%,官司了结更快速;诉前调解成功率同比增长36.91%,“和事佬”发挥大用处;未结案件同比下降54.62%,官司“库存”大减半……这份带着司法温度的成绩单,让市民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本报记者 付陈陈 通讯员 王念

  ■多元化解跨境商事纠纷,“工改”治水跑出司法加速度

  聚焦省委“1310”战略部署,中山法院全年审结民商事案件70694件、行政案件4004件。

  在服务大湾区建设方面,深化“涉港澳专窗”诉讼服务,创新打造“香山融+”文化交流品牌,该机制入选广东法院大湾区建设创新事例。全年接待港澳学生法治体验210人次,推动建立跨境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围绕“百千万工程”建设,大力支持“工改”治水,累计办理涉“工改”案件90件,涉案标的金额27.2亿余元,涉案用地2850亩,在全省率先出台支持“工改”裁判工作指引46条;累计办理涉“治水”案件80件,涉案标的金额4751万元。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妥善审理涉农、涉土、“三清三拆”案件,深入村居开展巡回审判97场,开展“四下基层”“入镇下村”行动,积极推进结对共创工作。坦洲法庭获评全省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先进典型。

  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主动对接打造新时代中山现代产业集群“十大舰队”司法需求,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四新”经济保护力度。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504件。完善新兴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推进金融纠纷调处中心建设,建立金融司法联席会议机制。坚持善意文明司法,成功促成南朗街道东都明珠商业广场项目完成招商引资工作。

  针对绿色发展需求,构建“河湖长+河湖法官”工作机制,审结中央督办的符某贵污染环境案等环资案件83件,形成“司法裁决+行政监管”生态修复新模式。

  ■司法力量守护城市安全,“同心网”工程成效凸显

  用司法力量守护城市安全、赋能基层治理,是法院义不容辞的责任。过去一年来,全市法院聚焦群众安全感与满意度,在惩治犯罪、化解风险、源头治理等方面交出了一份扎实的平安答卷。

  针对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网络诈骗,法院全年受理缅北电信诈骗案件48件65人。在扫黑除恶常态化推进中,李某华涉黑案等重大案件成功办结。数据显示,全市法院全年审结刑事案件7823件,8333名罪犯被依法判处,办理危害社会公共安全、黄赌毒、食药环、电信网络诈骗等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2740件,配合惩治腐败工作,审结一批重大职务犯罪案件。

  在防范化解涉稳风险方面,全市法院通过平安建设“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统筹化解多起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同时,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犯罪活动,落实“三保”政策,稳妥办理问题楼盘案件24件。横栏“金尊府”一期项目完工交付、黄圃烂尾十年的“格林尚坊”重获新生,全年476件破产重整案件盘活“沉睡资产”,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过去一年来,中山法院在全市推广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同心网”工程成效凸显,通过诉调对接机制将大量纠纷化解在诉前。针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社会治理薄弱环节,法院全年发出司法建议126份,推动金融监管、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完善机制。值得一提的是,市中级人民法院一起矛盾化解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例库,为基层治理提供“中山样本”。

  ■更优服务保障民生福祉,执行攻坚兑现“真金白银”

  如何以更实服务举措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中山法院通过加强民生权益司法保障、强化人权司法保障、依法兑现胜诉权益、提供高品质诉讼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切实提升司法为民水平。

  在婚姻家庭、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全市法院去年妥善处理1.3万余件“家长里短”的民生案件。家事审判中,近六成纠纷通过调解化干戈为玉帛,让2000多个家庭重归和睦。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法院与市教育体育局共同推进“校园星火新时代法治育人工程”,选派资深法官担任63所学校法治副校长。严惩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犯罪行为,审理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11件141人。某学校依法解聘有暴力前科教师的典型案例,还被写入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为体现司法温度,在强化人权司法保障方面,全市法院对2601名认罪悔罪、社会危害性较小的被告人依法适用缓刑。为经济困难的诉讼群众撑起保护伞,全年减免诉讼费近400万元,为40人发放司法救助金91.52万元。更实现律师辩护全覆盖,确保每起案件都有专业法律护航。

  而面对“执行难”问题,法院则重拳出击,全年执结标的额超百亿元。其中47.62亿元真金白银通过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执行行动、治理欠薪冬季执行行动,精准发放到外来务工人员和中小企业手中。

  法院不断推动网上调解“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提升“调解超市”调处纠纷效能,优化非诉调解与司法确认衔接机制,办理线上司法确认案件2051件。其运行的38个“指尖办”服务项目,以及“AOL授权见证通”、手机微送达、智慧执行、12368服务热线等,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理诉讼事务,案件平均办理周期缩短近三分之一,上诉案件移送时间缩短近一半。

  ■“枫桥经验”开出创新之花,超一年未结案件降至历史最低

  中山法院坚持司法为民理念,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完善监督管理、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等系列举措,推动审判执行工作提质增效。

  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方面,全市法院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市第二法院黄圃法庭与南头镇工商联(商会)共建的“法院+商会”调解工作模式成效突出,三年来四次获得全国性表彰。各基层法庭结合辖区特色开展“一庭一品牌”创建活动,形成多元解纷工作格局。

  审判质效提升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抓前端、防衍生、促流转”工作机制改革,有效破解“案件瘦身”“案件衍生”“案件堵塞”等难题。全市法院存案系数等核心指标持续向好,超12个月未结案件存量降至历史最低的71件,市中级法院实现长期未结案件清零。院庭长带头主办重大疑难案件制度成效明显,今年全市法院院庭长主办案件达28216件,占总案件量的22.92%。

  司法公开和社会监督实现双向互动。全市法院建立代表委员常态化联络机制,今年累计办理回复代表委员建议13件。南头镇家事巡回法庭等创新项目获社会关注,与人大共建的服务平台有效延伸司法触角。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和特邀监督员制度协同发力,切实保障群众司法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2025年,全市法院将全力服务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推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锻造过硬法院铁军,为中山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