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1版:要闻 新闻列表
~~~——李强同印度总理莫迪互致贺电
~~~——
~~~——
~~~——
~~~——经过三年治水,古镇镇的河涌变得水清岸绿,群众说“看着真舒服”
~~~——

 
2025年04 02
乙巳年三月初五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1版 2025年04月02日 要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抱怨声”变成了“点赞声”
经过三年治水,古镇镇的河涌变得水清岸绿,群众说“看着真舒服”
3月31日,古镇中心大河龙舟看台旁,治水干部们聚在一起,讨论河涌日常保护工作。
  打赢污水治理攻坚战,是民众热切期盼的“民心工程”。根据《中山市水污染治理总体工作方案》,截至去年年底,古镇镇建成区基本告别黑臭水体。曾经散发着恶臭的河涌,历经控源截污、水系疏通、清淤、河岸整治等工程后,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三年治水,治水干部有何经历?群众又如何评价?3月31日,记者深入古镇进行了实地探访。

  文/图 本报记者 卢兴江

  ■治水干部:“为群众办了好事,很开心!”

  谢书平是古镇镇水务事务中心的干部,2024年劳动节当天被调至治水专班。采访当日,在古镇中心大河的龙舟看台,他正与同事商讨河道长效治理事宜。谢书平表示,自己到岗后工作顺利,得益于先前同事的努力。与群众熟悉后,居民村民会主动指出施工问题,比如“这里没接好,施工不到位”。遇到这类情况,他都会立即协调施工队处理。

  何德传负责曹步片区8条河涌的治理。他知道,这些河涌虽不在古镇中心大河周边,但地处上游,治理工作不容忽视。毕竟,流经灯都生态湿地公园的中心大河是古镇的形象窗口,每年都有包括龙舟赛在内的多项活动在此举行。在开挖曹步片区时,需挖开一家物业公司门前道路,这对公司影响较大,有租户甚至打算退租。何德传上门沟通,面对租户提出的保障出货和缩短工期的要求,他和团队承诺,出货时安排工人帮忙,晚上加班加点抢工期。工程结束,河涌变清,双方也成了朋友。

  区华星负责古镇海洲片区,这里有13条河涌,其中沙源支河是一条断头河,污水无法排出导致污染严重。治理期间,治水人攻坚克难,新建河道340多米,连通了海州西河,整条河涌得以治理。“河涌得到治理后,夏天没了臭味,群众也免受蚊虫困扰,能开窗见绿、呼吸新鲜空气。为群众办了好事,得到了群众认可,很开心!”区华星感慨地说。

  ■受益群众:“河涌不臭了,鱼虾回来了”

  沙源支河位于古镇镇海洲村,由于截污不彻底、河道断头、底泥淤积,长期黑臭,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2024年,市、镇投入约3000万元,启动沙源支河综合整治工程,采用“控源截污+水系连通+清淤疏浚+河岸整治”等措施,取得显著成效,成为黑臭水体治理的示范项目。

  如今,站在沙源支河边,只见鱼虾嬉戏、鲜花盛开。海洲村松茂汽车维修厂的员工陈鸿轩回忆:“整改前,河水又少又臭,路过都不想看。现在好了,臭味没了,鱼虾也回来了,看着舒服。”生态改善后,不少村民早晚都会来河边散步、健身。陈鸿轩还说,整改前,因河涌又黑又臭,不少村民向村委投诉,自己在河边工作,闻到臭味都难受。治水人员到来后,清理淤泥,修建新渠道和排污管道,还在河边种花、铺步道。施工期间,工程人员白天抓紧施工,晚上尽量不扰民。

  张文良是海洲村青年公寓的管理员,来自江西。他说,公寓离沙源支河不远,三年前,夏天一开窗就能闻到臭味,从不敢走河边。他知道河涌污染是因为居民污水直排,且上游断头不流动。经过三年治理,河涌变清了。为了保持水质,张文良还会向邻居宣传,呼吁大家爱护环境。

  58岁的海洲本地居民袁瑞宏对政府的治污工作表示支持。他明白治理过程会给生活带来不便,但如果不改变,情况只会更糟。如今,经过几年治理,村民们都切实感受到了环境的变化。

  ■施工人员:“抱怨声变成了点赞声”

  在中沙河未达标工程施工现场,记者见到了中交上海航道局的现场管理员徐文广。中沙河水系连通工程长430米,平均开挖深度4米,现已完工。徐文广2022年底开始参与治水工作,从最初的管网截污施工员成长为如今片区施工管理人员,过程艰辛,但觉得值得。他的工作涉及施工手续办理、进度质量监管以及项目验收。海洲作为古镇镇的老城区之一,地下管线复杂,十几米的路面下可能有20多条管网,加上流沙地质,施工难度极大。不仅如此,截污工程开挖路面影响居民出行,引发群众抱怨,质疑施工效果。面对这些,徐文广和团队都会耐心解释。当黑臭河涌变成清澈河流后,群众纷纷点赞。起初,村民因施工影响出行而“嫌弃”施工人员,后来却主动邀请他们帮忙接入污水管道。

  在海洲村乐晟路农污工程施工现场,中山公用工程有限公司的现场施工管理员张亚军表示,作为治水团队的一员,看到环境越来越好,虽辛苦但很欣慰。他负责的古镇镇土地涌流域农村污水治理项目,管网设计长度1491米,目前已完成86%。他希望尽快完工,为居民创造更好的环境。

  古镇镇的治水行动,不仅改善了水环境,更赢得了群众的认可。从“抱怨声”到“点赞声”,背后是治水干部、施工人员的辛勤付出,也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共同追求。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