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希望之城国际医疗中心、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临床前研究,揭示了年龄相关性腹部脂肪堆积的细胞“元凶”,为解释中年发福现象提供了全新科学依据。
研究人员聚焦于脂肪祖细胞(APCs),即白色脂肪组织中能分化为脂肪细胞的干细胞群。大多数成体干细胞的增殖能力会随年龄衰退,但脂肪祖细胞恰恰相反——衰老反而释放了它们分化扩张的潜能。
他们先将年轻与老年小鼠的脂肪祖细胞移植到另一组年轻小鼠体内,结果老年小鼠的脂肪祖细胞迅速生成了大量脂肪细胞。而当年轻小鼠的脂肪祖细胞被移植到老年小鼠体内时,未能大量生成新的脂肪细胞。这证实,老年脂肪祖细胞具备独立生成新脂肪细胞的能力,与宿主年龄无关。基因活性分析显示,脂肪祖细胞在年轻小鼠体内几乎处于休眠状态,却在中年小鼠体内异常活跃,开始大量生成新脂肪细胞。
研究还发现,衰老会使脂肪祖细胞转化为一种新型干细胞——定型前脂肪细胞。这类细胞在中年时期出现,能持续不断地制造新脂肪细胞。一种名为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的信号通路是促进这类细胞增殖分化的关键开关。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类样本的单细胞RNA测序,研究团队在实验室人类组织中也发现了类似的定型前脂肪细胞,且这类细胞在中年人组织中数量显著增加,同样展现出强大的新生脂肪细胞制造能力。
研究团队表示,这项研究成果颠覆了人们对脂肪细胞形成的传统认知。开发清除或阻断新生脂肪细胞的创新策略,将有助于预防年龄相关性腹部脂肪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