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液氮冰淇淋、液氮火箭、低温与超导、液氮冷冻水果的“玻璃化”实验等科普项目,将前沿低温科学知识转化为触手可及的体验项目,旱地冰壶、科学谜语等益智游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参与者在思维碰撞与趣味竞技中,沉浸式感受科学的魅力。此次公众科学日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将深奥的低温科学知识以通俗易懂、趣味横生的方式呈现给公众,进一步拉近了科研机构与大众的距离。
液氮冰淇淋体验摊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只见工作人员将冰淇淋的原材料放进搅拌器里,搅拌均匀后,从液氮储存器中倒出一勺液氮,瞬间白雾腾起,一股冷气夹杂着水雾迎面扑来。工作人员边制作边讲解,“液氮冰淇淋与传统方式制作的冰淇淋在分子角度的区别就是液氮冰淇淋能够将结构(即冰晶、脂肪和空气的混合结构)做到了纳米级,表现出来的特质是口感更细腻,融化也更慢。”
液氮棉花糖的体验摊位同样受欢迎。只见膨松软柔的棉花糖遇到“高冷”的液氮,因急速降温进入“玻璃化”的状态,形成了酥脆的外壳,造就其“外脆内绵”的独特口感。在液氮冷冻水果的“玻璃化”实验中,经过液氮冷冻的车厘子、黄瓜、鲜花,在压力下瞬间变成粉末,引来“哇”声一片……
“大型低温制冷装备犹如一台超大冰箱,可以将温度维持在零下253℃至零下271℃,以生产乃至储存液氢、液氦等珍贵资源,在航天工程、氢能源储运、氦资源开发和许多大科学装置运转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该院制冷系统及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任志文讲解道。
中山一中教育集团良都中学初一(17)班的庞子莹深有感触地说,“通过体验,我了解到科学知识不是冷冰冰的文字和考题,而是可以应用在生活方方面面的。我们要努力学习,只有科学不断进步,才能让日后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