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4版:融媒 新闻列表
~~~——
~~~——
~~~——
~~~——

 
2025年07 06
乙巳年六月十二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4版 2025年07月06日 融媒 扩展 收缩 默认

这种“隐形工伤” 你中招了吗?
  主持人:陈家浩

  内容来源于DeepSeek

  你知道“原生职场创伤”吗?这是一个2025年新兴的社会心理学概念,指个体在职业生涯早期,尤其是第一份长期工作中,因不合理管理制度、负面职场文化等形成的持续性心理和行为模式创伤,堪称是打工人的“隐形工伤”。

  又是一年毕业求职季,今天,我们一起聊一聊“原生职场创伤”这个话题,希望能帮助应届毕业生更好地适应、融入职场,也为就职有一定时间、正被这一创伤影响的打工人提供疗愈自己的建议。

  ◎问:出现哪些症状,说明自己“确诊”原生职场创伤?

  ●答:

  ■一、情绪与行为症状

  过度警觉与焦虑

  对职场信号(如消息提示音、老板脚步声)产生条件反射式紧张,甚至心跳加速、出汗;长期处于“战或逃”状态,即使离职后仍对类似环境敏感(如新工作中看到同事皱眉即预感批评)。

  回避行为

  刻意避开与前工作相似场景(如拒绝参与会议发言、回避权威型领导);对工作沟通产生抗拒(如拖延回复消息、恐惧电话沟通)。

  自我否定与低价值感

  习惯性贬低自身能力(如认为“我永远做不好”“犯错=被淘汰”);对批评过度敏感,甚至因一句反馈陷入长期情绪低落。

  ■二、认知与心理症状

  侵入性回忆与“闪回”

  反复不自主想起创伤事件(如被当众责骂、同事排挤的场景),伴随强烈羞耻或恐惧;梦境中重现职场冲突,导致睡眠中断或惊醒。

  情感麻木与疏离

  对工作丧失热情,即使换环境仍机械完成任务,难以产生成就感;刻意压抑情绪表达,形成“职业假面”(如强装开朗隐藏内心压抑)。

  灾难化思维

  将小问题联想为重大失败(如一次迟到→“我会被开除”);对潜在风险过度防御(如反复检查邮件、提前数小时到岗)。

  ■三、生理与功能受损

  躯体化反应

  长期头痛、失眠、胃痛或心悸,医学检查无明确器质性病变;压力情境下出现呼吸急促、颤抖等急性应激反应。

  社会功能下降

  职业选择受限(如因恐惧拒绝升职机会或转行);人际关系疏离(如回避同事社交、对家人易怒)。

  关键判断标准

  假如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且离职后仍长期存在,并显著影响当前工作能力、社交或生活质量,建议通过专业评估进行排查。

  ◎问:刚毕业的年轻人,如何挑选职场和快速适应职场?

  ●答:

  ■挑职场:三招避坑指南

  看领导>看工资

  面试时反问领导:“您期待新人3个月内做到什么?”如果对方回答具体且有培养计划(如“独立负责某个模块”),跟对人了!警惕PUA信号:领导全程打压你的学校/经历,快逃!

  查公司“底细”

  可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公司加班强度、离职率、有无EAP心理援助;面试溜达时偷瞄:员工午休是否敢离开工位?办公区死寂还是有笑声?

  选能“发光”的岗位

  避开边缘打杂岗,优先核心业务部门(如电商公司的运营/产品),资源多、升得快!

  ■快速适应:萌新防翻车三件套

  装个“职场雷达”

  第一周默默观察:同事沟通用微信还是邮件?开会时谁敢反驳领导?照抄老鸟操作,保平安。午休别闷头玩手机!带包零食分同事:“哥/姐,求带熟悉食堂!”瞬间破冰。

  把领导当“说明书”

  接任务时立刻复述:“是要我先做A部分,明天给初稿对吗?”减少返工!被批评时默念:“改的是PPT,不是改我人设!”

  给自己设“血条警报”

  下班后关工作通知,非紧急消息次日回;出现连续失眠/进公司就胃痛?立刻启动离职评估——你的健康比工位重要!

  职场不是考场,没人等你“完全准备好”。犯错时笑着举手:“这个我真不会,求教学!”——肯暴露脆弱的新人,成长最快。

  轻装上阵吧少年/少女,你的副本才刚开始呢。

  ◎问:入职已有一定年限的职工,如何疗愈原生职场创伤?

  ●答:

  ■一、心理“杀毒”三步走

  给回忆“打码”

  当创伤闪回(比如想起被当众骂的场景),立刻启动“5感着陆法”,即说出周围5个颜色+摸4种材质(杯子/纸巾)+听3种声音,强行拉回现实。

  改写内心弹幕

  把“我肯定搞砸”换成“又不是世界末日,姐/哥有Plan B”,贴电脑上当屏保,每天洗脑3遍。

  每天“小确幸”打卡

  写今日“3件赢麻了”清单(例:准时下班+奶茶没洒+怼回奇葩需求),专治自我怀疑。

  ■二、行动疗愈包

  设置“创伤警报器”

  出现胃痛/失眠大于3天、进公司就手抖,立刻预约心理咨询(用企业EAP服务可匿名)。

  开发新身份

  周末当 脱口秀开放麦观众/宠物博主/菜场砍价王,用新成就覆盖职场阴影。

  给工作“瘦身”

  下班关工作群通知,非着火级消息明早回;

  对额外任务说:“我手头有A和B,您看哪个延后?”(温柔而坚定)

  ■三、能量补给站

  物理回血:午休溜达10分钟晒太阳,买盆绿萝放桌面(生命力可视化)。

  社交防弹衣:和同事组“反内耗联盟”,约好互相提醒“到点下班快逃!”

  职场创伤不是文身,是便利贴——能撕掉,也能覆盖新图案。你熬过的年资不是枷锁,是证明:“老娘/爷当年没被压垮,现在更不会!”

  ◎问:有哪些所谓的“对你好”,会造成和加重“原生职场创伤”?

  ●答:

  以下几种都是披着“为你好”外衣,实则加重“原生职场创伤”的行为,用轻松点的话说就是——“这些坑别踩,会PTSD的”:

  ■“夸夸群式捧杀”

  同事把你夸上天:“这项目没你不行!”实则是架高你引嫉妒。新人信了容易飘,失误时摔更惨,加深“我不配”的自我怀疑。

  ■“带你偷懒小妙招”

  老油条教你“工作别太认真,能混就混”,结果你能力停滞,晋升时傻眼。回头发现人家有资本躺,而你只剩焦虑。

  ■“假热心真抢功”

  同事抢着帮你干活,美其名曰“分担压力”。实则让你边缘化,领导觉得你“没价值”。(内心OS:活他干了,锅你背了)

  ■“塑料姐妹茶话会”

  拉你吐槽领导:“老板今天又犯病!”转头把你的抱怨当投名状上报。信任崩塌后,见谁都像“间谍”,从此职场PTSD+1。

  ■“过度保护型甩锅”

  前辈说“这项目风险大,我替你扛”,实际甩来烫手山芋。你搞砸了,他反手一句“早说你不行”。——创伤瞬间激活:“果然又是我的错”。

  真正的“为你好”会给你资源和选择权(比如教你技能、帮你争取机会),而假善意往往需要你付出代价(隐私、责任、成长机会)。保持清醒,该吃瓜时别走心。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