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4版:融媒 新闻列表
~~~——
~~~——
~~~——
~~~——

 
2025年07 06
乙巳年六月十二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4版 2025年07月06日 融媒 扩展 收缩 默认

莫让科技“黄牛”成为“数字票霸”
漫画/秦茂群 文字/王欣琳
  演出门票秒没?博物馆预约难如登天?热门景区排不上号?别总怪自己手速慢,是有科技加持的“黄牛”截流了。7月2日,央视新闻起底科技“黄牛”的黑色产业链,如今很多黄牛都已经不采取人海战术,而是自动化抢票,还运用“抢票神器”“速通插件”等,能直接突破平台验证机制,瞬间完成下单。

  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黄牛”升级为科技“黄牛”,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其手段越来越丰富且隐蔽,垄断电子票、预约号等资源,不仅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降低消费质量和体验,更破坏市场公平、透明秩序,影响市场环境和长远发展,同时给打击治理和监管带来难度。

  打击治理科技“黄牛”,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场考验治理智慧和耐心的拉锯战。治科技“黄牛”需用科技反制。面对科技“黄牛”的新特征,有关部门应发挥技术优势,及时调整打击治理思路与方式,对“黄牛”行为零容忍;相关票务平台以及博物馆、景区的预约平台等,应加强技术升级,提升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及时升级监测系统、修复漏洞,尽可能不让科技“黄牛”有可乘之机。此外,打击治理和监管科技“黄牛”需多方合作,相关部门、平台和企业可以建立沟通协作机制,运用大数据、AI、信息追溯抓取等技术,形成治理和监管强大合力,从打击单个“黄牛”团伙,转化为全链条、拉网式打击科技“黄牛”。别再让科技“黄牛”成为肆意横行的“数字票霸”。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