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打喷嚏、流鼻涕、皮肤瘙痒……这些反复发作的“小毛病”,正成为大家的“健康绊脚石”。近日,中山市博爱医院联合东区街道城建局、桥岗社区,在孙文公园南门开展了“世界过敏日,博爱在行动”公益义诊,用专业服务为市民筑起一道“科学防过敏”屏障。
■多学科专家“组团”坐诊
记者了解到,为帮市民科学应对过敏,博爱医院此次派出“豪华专家团”:儿科、过敏科、皮肤科、中医科的10位资深专家现场坐诊,既有深耕过敏诊疗领域多年的主任医师,也有擅长儿童过敏管理的青年骨干。
“孩子总揉鼻子,是不是过敏了?”在专家咨询台前,家长们的问题络绎不绝。专家们一边细致问诊,一边给出个性化建议。现场还提供免费皮肤点刺试验,这项快速筛查IgE相关过敏的“金标准”,能帮患者精准锁定尘螨、花粉等过敏原。
科普区同样热闹,科普讲座里,医生用案例解读“如何避开过敏雷区”;展板前,老人带着孙辈逐字阅读“家庭防螨指南”;健康手册被一抢而空,上面印着从饮食到环境控制的全链条防护知识。
最受孩子欢迎的是“儿童互动专区”。“健康涂鸦扇子”上,孩子们画出“不能碰的过敏原”;“过敏小卫士”游戏中,他们学着辨别易致敏食物;“心肺复苏体验”则让娃们在玩乐中记住急救技能。“原来过敏不可怕,学会保护自己就行!”刚玩完游戏的7岁男孩小宇说。
■过敏管理需要“全链条发力”
“过敏防治不能等发病了才治,要从‘防—筛—诊—治’全链条入手。”博爱医院儿科主任王桂兰表示,儿童期是过敏干预的关键期,早期筛查和规范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此次选择在“世界过敏日”开展活动,正是希望让更多人意识到,过敏可防可治,社区就是重要“防线”。
活动的另一亮点,是将过敏防治与垃圾分类宣传结合。“堆放过的垃圾容易滋生尘螨、霉菌,这些都是常见过敏原。”东区街道城建局、桥岗社区工作人员一边发放垃圾分类手册,一边解释,“管好环境,就是从源头减少过敏诱因。”这种“健康+环保”的联动,让不少市民恍然大悟:“原来垃圾分类也是在守护健康!”
夕阳西下,义诊接近尾声,仍有市民前来咨询。“这样的活动太及时了,不仅查清了孩子的过敏原,还学会了怎么护理。”市民李女士拿着专家写的注意事项,连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