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布首例记分案,专项整治持续推进
据了解,自今年5月21日“驾照式记分”政策实施以来,市医保局积极组织定点医院药店人员学习培训,全力推动政策落地。6月27日,中山开出首张“医保驾照”罚单,三家定点药店因执业药师存在“挂证”情况,三名药店主要负责人被各记1分。7月11日,又有一家违规药店的主要负责人被医保局作出记分处理。
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会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工作力度。目前,市医保局已掌握多家医院药店的违法违规线索,正在进一步调查取证,如果做实,除了对其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外,还将视情节对相关责任人的“医保驾照”记分。
■一年内累计12分者将被终止医保支付资格
据介绍,这一政策源于广东省医疗保障局、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广东省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下称《实施细则》),旨在规范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的行为,确保医疗保障基金合理使用。根据《实施细则》,一个自然年内累计记分达12分者将被终止医保支付资格。
“简单说,这个政策就是给定点医院、药店的医生、药师、护士们建立一份‘医保驾照’。就像开车违反交通规则要扣驾照分一样,如果他们在医保服务中有不规范行为,也会被记分。记满12分,就不能再用医保给大家看病开药了。”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解释道。这一创新管理方式,将责任精准落实到个人,从根源上减少医保基金滥用现象,守护百姓的“看病钱”“救命钱”“健康钱”。
■两类人纳入记分管理,精准杜绝违规行为
以往医保监管主要针对医院或药店整体处罚,但医保“驾照式记分”新规直接锁定操作人员。例如,医生开药“大手大脚”偏好高价药,或将不能报销的美容项目“偷换”成医保项目等行为,现在都将精准追责,从根源上减少乱象。
根据《实施细则》,记分管理覆盖两类关键人员。第一类是医院的工作人员,包括给市民群众看病的医生,配药的药师,操作的护士,结算窗口的工作人员;第二类是定点零售药店为参保人提供使用基金结算服务的主要负责人,即药品经营许可证上的主要负责人。
需注意的是,记分仅影响医保结算资格。如果被暂停资格后,相关人员仍可提供医疗服务,但医保不报销,患者需自费(急诊、抢救的情况除外),这倒逼医务人员规范行医,避免基金浪费。
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民如发现违规情况,可以打医保举报热线0760—88103036,查实最高可奖励20万元。
本报记者 杨健 通讯员 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