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4版:经济 新闻列表
~~~——
~~~——中山照明企业构建轻资产生态,帮助经销商减轻创业成本实现网络引流
~~~——是我市首家获此等级的民宿
~~~——中山市技师学院创业孵化基地打造技能创业“生态圈”,今年出孵3个项目
~~~——

 
2025年07 23
乙巳年六月廿九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4版 2025年07月23日 经济 扩展 收缩 默认

端稳“技能碗” 吃上“创业饭”
中山市技师学院创业孵化基地打造技能创业“生态圈”,今年出孵3个项目
冯家亮指导小学生准备机器人竞赛。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江慎诺 通讯员 汪晓丽

  今年,中山市技师学院技能创业孵化基地(以下简称“孵化基地”)有3个项目顺利出孵。其中,22岁的冯家亮带着他的智能机器人项目正式注册成立中山市龙兴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技能人才创新创业的生动注脚。

  ■创业突围

  以一技之长勇闯市场蓝海

  冯家亮是中山市技师学院2018级电气应用系工业机器人专业预备技师班学生,他曾斩获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天宫建设项目第一名、世赛省选拔赛自主移动机器人项目第四名。2021年,即将完成高级工阶段学业的冯家亮萌生了创业的想法。起初,冯家亮团队只针对中小学生开展机器人竞赛培训,如今他们的业务已经拓展到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智能机器人销售、人工智能硬件销售等更多领域,实现“多条腿走路”。

  从撰写创业计划书开始,冯家亮团队便得到孵化基地指导老师苏家伟的细心指导。“技工学生创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技能硬,不如用自己所学技术进行自主设计制造。”苏家伟这番话让冯家亮团队找到了项目未来的发展方向。冯家亮透露,他们自主设计研发的第一个机器人就达到了省赛竞赛水平,可以实现智能识别、抓取等功能。

  创业并非一帆风顺。孵化期间,校外租赁场地成本高、培训业务停滞等难题,令几位项目成员陆续知难而退,只有冯家亮咬牙坚持了下来。去年,他所培养的学生在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天宫建设项目中斩获一等奖,还受邀到中山市科技馆开展公益培训课程。

  今年4月29日,冯家亮正式在校外注册成立公司,并带着项目入孵中山市易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得到场地免租、法律咨询等更多扶持,还有创业导师“一对一”辅导。冯家亮透露,他们已为几十家客户提供过竞赛机器人解决方案,目前正与一些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洽谈,“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卖产品,更是要用技能点燃更多青少年的科技梦想,以技能竞赛推动中山数字化转型升级。”冯家亮说。

  ■筑巢孵凤

  打造技能创业“生态圈”

  自2021年孵化基地启用以来,中山市技师学院打出一套“产教融合+导师护航+资源对接”的组合拳。孵化基地负责人凌星成介绍,2018年,学院向省成功申报到500万元的创业孵化专项资金,在校建设多处支持学生创业的场地,总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这也标志着中山市技师学院的技能创业孵化工作正式从零起步。

  孵化基地构建起“学生申报—导师评审—路演答辩—院务会审定—一年孵化”的标准化流程,并搭建起导师“智囊团”。如今,该基地已有12人拥有‌SYB证书(START YOUR BUSINESS,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创业培训体系)、21人拥有创业辅导师专业能力证书、21人拥有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培训证书、10人为“巾帼创业导师”,同时还邀请企业技术专家、校外各创业孵化基地专家、省级创业导师等加盟导师队伍,为创业学生提供深度指导。

  凌星成介绍,孵化基地在建设时就已确定8个固定的孵化项目方向,涵盖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制造业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方向一方面与学院专业设置相关,一方面与中山产业挂钩。基地刚启用时,就有7个学生项目入孵,此后基本每年都有8个项目入孵。‌

  “今年创新高,有3个项目出孵,孵化率达到37.5%。”凌星成说。对于入孵的学生项目,基地会积极链接中山人社部门创业补贴、科技部门扶持政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资源,并给学生提供各类创业相关培训机会,帮助学生圆梦。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