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2版:要闻 新闻列表
~~~——
~~~——
~~~——
~~~——
~~~——涉及自来水价格调整两套方案,将加大优待群体的优惠力度

 
2025年08 23
乙巳年七月初一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2版 2025年08月23日 要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中山市文明直通车驶入民众街道新建村
丝竹声里墨香飘 笑语声中文明传
工作人员在阅读推荐服务摊位向现场群众推荐书籍。本报记者 缪晓剑 摄
  本报记者 江慎诺

  8月22日晚,民众街道新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建村香山书房)灯火通明,一场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民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的书香乡村专场活动在此举行。中山市文明直通车载着主题节目展演、书香阅读文化、特色服务集市驶入乡村,让书香与文明在乡村夏夜中交织碰撞,为“百千万工程”注入鲜活的文化动能,全方位助力乡村精神文明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据统计,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全市100多家香山书房人流量合计超800万人,证明香山书房已经成为市民游客近悦远来的重要一站、城市文明教化的现代礼堂。

  ■共话书香,解码书香中山阅读生态

  一期一主题的“城市文明大家谈”是中山市文明直通车活动的重头环节。本期邀请亲子家庭代表梁洛珩、梁洁敏,以及育才小学教师许楚屏、中山纪念图书馆副馆长赵嘉俊,一起探寻书香润乡的答案,感受阅读的力量。

  “我喜欢读关于历史的书籍,尤其喜欢《明朝的那些事儿》,里面的语言生动有趣!”10岁的梁洛珩捧着书本,眼神里闪烁着对知识的热爱。梁洁敏坦言,家庭阅读是孩子接触书籍的第一扇门,其关键在于“让书籍像玩具一样唾手可得”。像他们家,沙发旁、床头边、书桌上,都是阅读角落。

  “周末,我们有时一起去图书馆看书,也常去新平村的南枫小院阅读,晚上散步时还会聊聊当天读到的有趣片段。长期坚持,不知不觉中,孩子就会觉得读书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梁洁敏表示,让孩子爱上阅读的关键还是在于父母的“以身作则”。

  营造书香氛围,离不开书香学校的打造。许楚屏介绍,她所在的学校在教学楼走廊设置了“漂流书箱”,学生可以随时把自己读完的书放进去,也能随手取走别人分享的书,箱子侧面还设有留言板,让学生随手写下读后感。在她看来,阅读环境应该像空气般自然。

  “中山虽然没有名山大川,但有遍及城乡的香山书房。”赵嘉俊介绍,香山书房是以“公益导向、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为原则,为市民提供免费阅读、图书借阅、文献信息查询、参与阅读分享、讲座等相关文化活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自2022年以来,中山已先后在全市建成100多家香山书房,其中102家由“沉睡资产”盘活而来。这些香山书房40%设在村居公共活动场所,30%位于公园景区商圈,30%入驻住宅小区和学校,接近半数有社会力量参与运营,不仅优化了中山城乡文化空间格局,提升了城市文化品味,更通过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让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增强。

  ■墨韵流转,绽放书香艺术之美

  夜幕下的舞台流光溢彩,一场融合书香与艺术的盛宴在此上演。

  率先登场的是舞蹈《读唐诗》。舞者们以舞为墨,将唐诗里蕴藏的千年风骨演绎得淋漓尽致,将文化传承的故事徐徐铺陈开来,悄然开启当晚数百人的书香之旅。随后,带来经典民乐联奏《平湖秋月》《步步高》登场,古筝的清越、扬琴的明快交织成岭南水乡的温婉韵律,绕梁不绝、余韵悠长。孩子们还以“情景朗诵+合唱”的形式演绎《书香里的中国》。

  民众街道岭南水乡艺术团带来的咸水歌《“四最”按语响当当》独具本土特色,生动诠释毛主席对中山青年突击队的“四最”批示精神。表演中,演员用原汁原味的水乡方言演唱,熟悉的旋律、鲜活的内容让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少人跟着节奏轻轻拍手,书香与红色文化在此刻共融共生。

  童谣说唱《三字经》里,星启点艺术中心的小朋友们蹦跳着念诵“人之初,性本善”,让经典启蒙读物在稚嫩童声中焕发生机;小品《拾金不昧》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演绎,让“拾金不昧”的种子在水乡沃土中悄然扎根;舞蹈《文明向未来》中,民众街道岭南水乡艺术团在舞姿中展望文明乡风、书香满村的美好明天。

  整场晚会节目各具特色又相得益彰。它们以艺术为桥,不仅生动演绎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更将“书香”的种子和“文明”的理念,通过这种寓教于乐、雅俗共赏的方式,深深植入每一位观众的心田,为这个临近七夕的夜晚增添了别样的浪漫与深意。

  ■服务惠民,文明集市欢笑声绕梁

  热闹非凡的“文明集市”同样人气爆棚。20余个摊位沿舞台外围排开,公益宣传、书香补给、健康服务、手工体验、游戏互动、美食品尝等多元内容,将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场景,让村民们在参与中收获知识与欢乐,感受文明乡风的浸润。

  “文明漂流瓶”意见收集箱摊位前也簇拥着不少人。许多村民认真地将自己对乡村环境建设、文化活动开展、邻里关系处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期望写在纸上,郑重地投入意见收集箱中。有了“文明漂流瓶”意见收集箱摊位,每一位村民都是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献策人。这些承载着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漂流瓶”,也将成为中山下一步推动城市文明建设、优化公共服务的重要参考。

  临近七夕,手工体验区特别设置“巧手穿针·七夕童趣”互动摊位,吸引一大拨少年儿童参与。

  游戏区同样欢声笑语不断。“垃圾分类小能手”摊位前,小朋友们手持卡片,认真分辨着可回收物与其他垃圾;“礼乐投壶”游戏中,村民们排队尝试投掷羽箭,体验传统礼仪的乐趣;“文明十环行动”射箭游戏则让孩子们在玩乐中理解“文明”二字的含义。获胜者拿着文创礼品喜笑颜开,“玩得开心,还学到东西,真好!”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