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社区托育服务全覆盖……“十四五”以来,我国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驶入快车道,越来越多的育儿家庭享受到便捷、优质、可负担的托育服务。
■扩大普惠供给,托育服务“量”“质”齐升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健全支持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早期发展的政策体系。
走进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儿童成长中心,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唱歌、搭积木,欢声笑语不断。这家去年12月投入运营的公建民营普惠托育机构,每月收费3100元,每天餐费50元,并配备了专业师资和标准化课程,深受家长欢迎。
这个中心是我国普惠育幼服务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杭州上城区结合“幸福邻里坊”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创建等开发普惠托位5650个;成都社区育儿站提供临时托管服务,让双职工家庭不再为“接娃难”发愁;深圳企业园区嵌入托育点,员工带娃上班两不误……各地普惠育幼服务“量”“质”齐升。
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了解到,2024年,全国托位数达到573.7万个,比“十三五”末增长126%。2024年,我国托育服务县级覆盖率达到98.5%,托位数连续3年增长率超过20%,托育服务更加优质、可及、便捷。
■创新服务模式,科技赋能智慧托育
“十四五”期间,科技与托育服务的深度融合,让育儿更智能、更便捷、更人性化。
聚焦传统中医药文化,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制作健脾养胃的四神汤、中医药香囊;教室里布置互动道具,让孩子们在互动游戏中学习了解医疗科普知识……作为武汉市江夏区第一家公办普惠托育园,江夏妇幼知音托育园积极探索医、育、学一体化婴幼儿照护服务新模式,将儿童保健与婴幼儿托育服务相结合,提供科学、专业的健康管理和早期教育指导。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