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1版:要闻 新闻列表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时代启示
~~~————我国医疗装备实现新突围
~~~——
~~~——
~~~——
~~~——
~~~——

 
2025年08 28
乙巳年七月初六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1版 2025年08月28日 要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铸就不屈脊梁 激扬爱国情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时代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

  80年前,全体中华儿女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付出超过3500万人伤亡的巨大代价,取得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

  80年来,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赓续英雄血脉、弘扬家国情怀,亿万人民共赴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

  硝烟已散,精神永存!

  爱国主义精神构筑起民族的脊梁,召唤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国家和民族发展奋斗不息。

  ■“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奏响了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壮歌”

  江苏淮安,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内,82棵青松肃立挺拔,仿佛当年新四军82名顶天立地的铁血战士。

  人们不会忘记,1943年3月18日的那场战斗,从拂晓持续至黄昏,一个连的官兵以血肉之躯殊死阻击日伪军1600余人,毙敌170余人、伤敌200余人,最终全部壮烈牺牲……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回望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那血火铸就的不屈脊梁、那激荡不息的爱国情怀,成为激励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挺立精神脊梁,谱写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秋日的阳光倾洒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

  从甲午失败到抗战胜利,历史走过了半个世纪。积贫积弱的中国靠什么赢得存亡之战?

  铮铮铁骨战强敌、血肉之躯筑长城、前仆后继赴国难……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等一批抗日英烈和“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前进路上,我们要像英雄那样坚守、像英雄那样奋斗。

  挺立精神脊梁,熔铸深沉炽热的家国情怀。

  “兵力,我军1万余人,日军2.2万余人;枪支,我军3821支,日军9476支;马匹,我军0,日军5849匹;坦克,我军0,日军24辆……”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里,一张对比表令观者无不动容。

  “如此悬殊的差距,仗是如何打赢的?”“依靠的是八路军战士保家卫国的决心。”问答间,滚烫的家国情怀穿越时空。

  一寸山河一寸血。当年来到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在《华北前线》中写道:“青年和老人,妇女和儿童,都为了当前的斗争组织了,训练了,武装了起来。”

  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群众是战争胜利最深厚的伟力。”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必将凝聚磅礴伟力,开拓事业新局。

  挺立精神脊梁,传递生生不息的爱国薪火。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90年前,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提出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种下自强图存的新希望。

  “这三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

  历史不容忘却,吾辈更当自强。

  在新时代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绵延不绝,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

  一座山峰的崛起,挺立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复兴,昂扬的是精神。

  实现中国梦的壮阔航程中,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奋进中国的强大动力,在不断升华中展现出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

  殷殷爱国情,化作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

  “雁翎队,是神兵,来无影,去无踪。千顷苇塘摆战场,抬杆专打鬼子兵……”

  白洋淀,芦苇轻摇。80多年前,这片红色热土书写下可歌可泣的抗战传奇。如今,“未来之城”雄安新区正在这里拔节生长。久久为功的定力、滴水穿石的韧性、只争朝夕的干劲、闯关夺隘的勇毅,托举起前无古人的事业。

  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不会是一马平川。抗击自然灾害、经受疫情大考、抵御极限施压、统筹发展安全……愈是疾风骤雨,愈是坚如磐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主义是激励中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在历史洪流中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动力,是驱动中华民族这艘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前行的强劲引擎,是引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迸发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壮丽旗帜!”

  今天的中华大地上,爱国主义精神如熊熊火炬,指引我们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铮铮强国志,铸就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外,时速高达300多公里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不时呼啸而过。

  这条哈大高铁所处的,正是当年南满铁路的位置。风驰电掣间,“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曾经千疮百孔的国家,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曾经民不聊生的土地上,如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向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稳步前进……》》》下转06版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