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1版:要闻 新闻列表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时代启示
~~~————我国医疗装备实现新突围
~~~——
~~~——
~~~——
~~~——
~~~——

 
2025年08 28
乙巳年七月初六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1版 2025年08月28日 要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越来越多“中国造”
——我国医疗装备实现新突围
  医疗装备,既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医疗科技水平和制造能力的体现。

  “十四五”以来,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一批批高端医疗装备纷纷亮相临床,一家家创新企业茁壮成长,一场以“中国造”为名的医疗装备新突围,正悄然改变中国乃至世界的医疗图景。

  ■医疗装备“中国造”迈上新台阶

  “‘十四五’期间,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年复合增长率约10.7%,2024年市场规模达1.35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侯岩介绍,截至2024年底,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突破3.3万家,较“十三五”末增长27.8%。

  除了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国产医疗装备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零磁医疗创新心磁成像设备、大医集团开辟X/γ射线一体化放疗新技术、东软医疗制造全球转速领先的宽体CT、联影医疗推出首台5T磁共振……一批高技术医疗装备陆续问世。

  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共批准315件创新医疗器械,其中境内产品272个,占比86.3%。碳离子治疗系统、ECMO、人工心脏等尖端医疗装备技术相继实现国产化。

  “我国已扭转‘进口设备占高端市场90%’的局面,从跟跑转向并跑,部分产品实现领跑。”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信息部主任李鹏伟说。

  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具备远程手术功能的腔镜机器人在40多个国家应用,海外收入占比超六成;迈瑞医疗高端超声系统、体外诊断等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雇员超过2.1万人……

  除了国内市场蓬勃发展,中国医疗装备加强“链”接世界。正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集成,从国内应用走向全球共享。

  ■更多“中国方案”投入临床应用

  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多模态影像……“十四五”期间,我国医疗装备不仅在“硬装备”上实现突破,也在“软实力”上稳步提升。截至2024年底,我国医学装备领域“十四五”时期专利申请量累计已达104.5万件。

  侯岩表示,“十四五”期间,包括CT球管在内,我国医疗装备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核心部件自主配套率逐年提升。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产自主创新的全身PET/CT“探索者”将PET扫描时间从20多分钟缩短至最快30秒,还能开展全身动态4D影像采集,智能追踪药物代谢过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顾建英表示,医院加强医工融合,近期开启建设医疗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锚定科研-转化-应用关键环节,不断破解临床医学难题。

  》》》下转06版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