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到“家门口”:服务下沉零距离,打通惠民“最后一公里”
金融服务的温度,体现在对基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快速响应与贴心解决。中山金融监管分局着力发挥基层派出机构和银行保险机构的“触角”作用,推动金融知识、风险提示与便民服务直达社区、乡村和家庭,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温暖的金融服务。
在交通出行领域,轻微交通事故处理耗时长、理赔慢,一直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2024年5月起,中山市试点推行车险“互碰快赔”新模式。通过组织基层保险机构全员培训、细化操作流程、广泛宣传引导,并开通客服热线“一对一”远程指导,事故处理效率大幅提升。截至2025年7月末,已有2974宗“互碰快赔”案件高效办结,真正实现了“小事故、快处理、快理赔”,显著提升车险消费者的满意度。
在社区服务中,银行保险机构化身“民生助手”,用专业与温情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农业银行中山分行推出的“互联网+智慧助餐”系统,支持线上订餐、移动支付,并实现跨区域养老补贴互通,让异地居住的长者也能享受政策红利。中国人寿中山分公司的138名服务专员组成10支政保服务团队,为全市23个镇街288个村居(社区)提供金融服务,实现保险保障广覆盖、便民化。
在广袤乡村,保险机构成为农业生产的“护航者”。国寿财险中山中心支公司深入横栏镇田间地头,为500亩水稻田开挖排水渠、检修水泵,提前防范内涝风险;太平洋财险中山中心支公司连续两年开展“送肥下乡、送机入户”活动,覆盖农田超5000亩,同步宣传农业保险政策,指导农户科学种植、防灾减损。这些“脚底板”下的金融服务,让金融知识与风险保障真正走进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与农业稳产。
如今,中山已构建起“线上+线下”“城市+乡村”全覆盖的金融服务网络:社区银行网点变身“民生服务站”,提供社保卡激活、养老金支取等“一站式”服务;乡村地区,“流动服务车”定期下乡,现场办理农险投保与理赔;线上平台则通过微信公众号、手机APP打造“指尖服务大厅”,实现贷款申请、保费缴纳等业务“掌上办”“随时办”,真正让金融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暖到“心坎上”:创新驱动提质效,赋能美好生活
金融的价值不仅在于资金支持,更在于通过服务创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山金融监管分局指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坚持“用户思维”,聚焦养老、人才、消费等重点领域,推出一系列有温度、有力度的创新服务,让金融成为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支撑。
在养老服务方面,数字金融让“银发生活”更便捷、更安心。工商银行中山分行创新研发“香山长者饭堂”智慧养老结算平台,集成补贴发放、刷脸用餐、数据统计等功能,已在全市15家长者饭堂上线运行,不仅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难”问题,而且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政府补贴精准发放与跨区域互认,让民生政策“跑出加速度”,也让老年人切实感受到科技带来的温暖与尊严。
在人才服务领域,建设银行中山市分行探索数字金融支持住房租赁新模式,通过简化流程、优化资金监管、提升管理效率,为新市民、青年人才提供安全、便捷的租房金融服务,助力中山“引才、留才”战略落地,让更多人才在城市安居乐业。
在消费体验层面,中山银行保险机构始终把群众满意度放在首位。招商银行中山分行工作人员曾耗时近4小时,耐心清点、鉴定客户因火灾烧毁的残损人民币,最终成功兑换39,178元,最大限度挽回群众损失,赢得广泛赞誉。各机构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响应速度、强化人文关怀,每一次服务都力求做到“贴心、省心、放心”,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护好“钱袋子”:靶向宣教筑防线,织密金融安全网
在金融消费日益普及的今天,虚假宣传、非法中介、“代理退保”黑产、电信网络诈骗等问题频发,严重威胁群众“钱袋子”的安全。中山金融监管分局将金融知识普及作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抓手,聚焦高发风险点,开展精准化、场景化宣传教育,帮助群众提升识别能力,筑牢金融安全“防火墙”。
针对近年来屡禁不止的非法“代理退保”黑产,中山金融监管分局指导市保险行业协会举办专题直播活动,邀请法律专家与行业资深人士深入解读相关法规,剖析真实案例,清晰揭示“代理退保”可能导致的保障丧失、个人信息泄露、二次诈骗等多重风险,引导消费者通过合法途径维权。该场直播点赞量近1.6万次,有效提升了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
面对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与公安机关深化协作,构建“警银联动”反诈防线。要求银行机构派出专岗人员常驻市反诈中心,实时配合资金拦截与线索核查,组织开展37场线下反诈宣传活动,深入社区、商圈、校园,将“不轻信、不点击、不转账”的防诈理念送到群众身边。指导珠海华润银行中山分行创新宣传形式,举办“润心防诈,海报传声”创意大赛,征集并展播39份由员工和客户创作的反诈主题海报,用生动形象的视觉语言传递防骗知识,实现从“说教式”到“共情式”的转变。线上线下融合的宣传模式,让反诈意识真正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显著降低了金融诈骗案件发生率。
当好“领航员”:政策协同强激励,构建消费支撑体系
为破解消费领域堵点难点,中山金融监管分局指导银行机构开展金融支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为消费市场注入金融动能。政策层面,中山对单笔5万元以下个人消费贷款及重点领域贷款给予1%年贴息,单户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目前已有多家银行机构积极参与,通过“财政贴息+金融让利”的协同机制,有效降低居民购车、旅游、健康、家装等消费的信贷成本,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消费领域,形成“政策激励—信贷增长—消费扩容”的良性循环。
各银行机构积极响应,推出定制化产品与服务。购车贷款支持最长5年分期,文旅消费贷款实行利率优惠,家装分期推出“先消费、后还款”灵活模式。交通银行“惠民贷”纯信用放贷,线上最高30万元额度、最长7年期限,年化利率3.0%起,支持多种灵活还款方式;建设银行“房易贷”基于房贷履约记录发放,用于满足装修、购车等消费需求;邮储银行推出年利率 3%、最长5年期限的汽车消费贷;农业银行提高“网捷贷”上限至30万元、个人消费贷自主支付上限至50万元,延长贷款期限至7年,还创新“随薪贷”,并通过信用卡“以旧换新”“线下满减”等活动,覆盖家电、餐饮、体育消费等场景,仅本地美食半价活动就已累计使用9419笔。
各项举措成效显著,不仅帮助居民实现购车、家装等消费升级,还为个体工商户及批发零售、文旅等行业注入资金,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消费领域,持续提振居民消费信心,释放潜在消费活力。截至2025年7月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40.6亿元,比年初增加1.76亿元,存量户数25.5万户,比年初增加1.47万户。
金融为民,久久为功。中山金融监管分局及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将继续坚守初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深化基层服务,筑牢安全底线,推动金融与民生深度融合。未来,中山金融系统将持续以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更强的担当,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奋力书写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中山答卷”。
文/中山金融监管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