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T10版:文旅赋能高质量发展 传媒助力“百千万工程” 新闻列表
~~~——今年上半年,全市法庭办结15638件案件,同比增长49.2%
~~~——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发布首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白皮书》

 
2025年08 28
乙巳年七月初六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T10版 2025年08月28日 文旅赋能高质量发展 传媒助力“百千万工程” 扩展 收缩 默认

“审教融合”促“依法带娃” “纸面规定”变“生动实践”
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发布首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白皮书》
法官结束在小榄绩东二小学普法讲座后,学生们主动咨询。 通讯员供图
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举行“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开放日活动。 通讯员供图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依法带娃”成为国事要务。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各方如何通过协同机制破解“养而不教、教而不当”的治理难题?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以创新实践回应时代需求。

  近日,该院首次发布《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白皮书(2022-2024)》(以下简称《白皮书》)及十大家庭教育指导典型案例,这份凝结着法院三年实践智慧的文件,不仅详细解读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成果,更彰显了将传统“家事”上升为“国事”的时代担当。一系列具有“中山二院”特色的实践经验,正推动家事审判改革从“单一审判”向“多元共治”转型,为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贡献司法智慧。

  锚定“依法带娃” 开展特色家庭教育指导实践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在基层治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家庭建设提升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高度,2022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进一步明确了家庭教育的法律地位,赋予司法机关干预矫正监护失职行为的职责。在此背景下,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积极响应,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形成了具有“中山二院”特色的实践经验,《白皮书》便是对这些实践经验的全面梳理与系统呈现。

  “通过对案件数据的类型化分析,我们发现家庭教育指导覆盖范围涉及婚姻家庭纠纷、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等多个领域,并重点集中在离婚纠纷、抚养纠纷等与未成年人权益密切相关的案件。”该院副院长胡圣开介绍,这些案件反映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父母失当管教、监护缺位、情感对立等,凸显了家庭教育指导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在审理案件过程中,该院不仅注重解决法律纠纷,更致力于通过法治力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重建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针对部分离婚案件中父母将孩子作为“情感筹码”、刑事案件中未成年人偏差行为与家庭教育缺失相关等问题,法院通过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认识到教育责任的不可推卸性,促进家庭关系的修复与改善。

  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在婚姻家庭纠纷、涉及未成年子女执行案件、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累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1600余次,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14份,家庭教育指导令和人身安全保护令“双令齐发”3次,责令24位未成年人监护人接受家庭教育指导57次,联动妇联开展指导49次。家庭教育指导正逐步成为法院探索司法护航未成年人成长的新路径。

  软硬件“双管齐下” 保障家庭教育指导见行见效

  走进该院设立的家事纠纷调解室,一间充满童趣的房间映入眼帘,室内摆放着色彩柔和的桌椅、各类绘本和玩具,供孩子们玩耍放松。法官、心理咨询师等工作人员会在一旁观察,记录孩子与父母相处的细节,从而更准确地判断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制定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提供依据。在这里,法律的刚性与人文关怀的柔性得以巧妙结合,成为该院探索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温情举措之一。

  三年来,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在硬件设施与工作机制上双管齐下。一方面打造专门的家庭教育指导功能区,为家长和未成年人提供了温馨的沟通空间;另一方面创新推出“科学分级、审教融合、联动协同、文化浸润、精准保障”五大工作机制,根据案件严重程度分级干预,将家庭教育指导融入审判全流程,联合妇联、社工、心理咨询师等多方力量,为不同家庭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方案。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家庭教育指导从“纸面规定”变为“生动实践”。

  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同样不可或缺。白皮书精选了10个典型案例,涵盖“离婚后暴力管教”“粗暴辅导作业致心理创伤”“拒不配合探望权执行”“不支付抚养费”“涉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等典型场景。每个案例均详细介绍了基本案情和指导方式,为同类案件提供了参考范例,也为家长明确了家庭教育的“红线”,充分展示了法院在修复亲子关系、推动矛盾化解、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审教融合创新 构建全周期家庭教育指导体系

  此次公布的《白皮书》还重点提到了“审教融合”机制。作为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推动司法审判与家庭教育深度联动的创新举措,“审教融合”机制将家庭教育指导贯穿案件审理全过程,坚持以专业力量深度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构建全周期帮助跟踪体系。

  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事审判一庭庭长马孟秋介绍,为了确保家庭教育指导的科学性和持续性,该院及辖下3个人民法庭组建了专业审理团队,如黄圃法庭以“广东省法院调解专家”黄燕芳法官为核心,组建了专业化家事审判团队,整合具备心理学、教育学背景的人民陪审员、特邀调解员、心理咨询师三大专业力量,形成“法官+3”工作模式。

  受理案件后,认为有必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推行“一个家庭一套方案”:先召开心理干预合作会议,深入剖析家庭教育失当根源;然后开展“一对一”心理治疗,并建立阶段化康复计划及判后跟踪档案;最后是建立关爱名单,定期回访修复家庭关系,动态调整干预措施。通过不间断持续守护,持续关注和守护孩子成长。

  在探索推动“审教融合”创新的过程中,司法工作者的角色也从单一裁判者延伸为家庭关系修复的引导者、教育责任的督促者与法律法规的普及者。

  基层法庭探索 推动家事审判改革与家庭教育指导深度融合

  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是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深化家事审判改革、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抓手,对缓解家事审判压力、化解家庭矛盾具有积极作用。

  近年来,以黄圃法庭为代表的基层法庭以家事审判为切口,积极探索创新家事审判新模式,在辖区各镇街设立家事巡回法庭,联合基层组织就地解决家事纠纷。法庭调解员与市心理辅导团队和检察院、综治、妇联、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调解帮教团队,把调解工作贯穿于婚姻家庭纠纷处理全过程。据统计,2024年至今共办理婚姻家庭纠纷328件,调解撤诉211件,调撤率64.33%。

  “近年来,我们还坚持融入‘妈妈岗’品牌创建,安排法官参与心理咨询服务和婚姻家庭矛盾化解,同时强化法庭党支部与村、社区、学校党支部沟通衔接,法官定期下沉一线积极参与诉源治理,化解基层管理风险,提供专业法律指导。”黄圃法庭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实践既是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延伸,也是家事审判改革的具体落地,对于积极争创“枫桥式人民法庭”具有重要意义。

  胡圣开表示,家庭教育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该院将进一步加大资源投入,将家庭教育指导融入审判理念,常态化开展专业培训。深化与妇联、教育、民政、社工组织的协作,建立“法院主导、多方参与”的协同机制,形成合力。加强对审判实践中家庭教育常见问题的分析,探索更加科学的指导模式和指导方案,实现从“事后干预”到“事前预防”的延伸。进一步延伸职能,通过定期回访、跟踪评估,确保家庭教育指导效果落地生根。

  本报记者 付陈陈 通讯员 林海亮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