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3版:时事 新闻列表
~~~——
~~~————中国海拔最高秦代刻石调查研究启示
~~~——
~~~——
~~~——
~~~——
~~~——

 
2025年09 21
乙巳年七月三十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3版 2025年09月21日 时事 扩展 收缩 默认

东博会手记:那些握了又握的手
9月20日,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观众在观看机器人表演。新华社 发
  新华社南宁9月20日电 东博会上,一台行动灵活、能跑会跳的四足机器人伸出“机械爪”,与现场一名小女孩完成了一次特殊的“握手”,引得周围观众发出阵阵欢笑。

  这只“手”,触感微凉,动作却精准流畅——它是算法的产物,也是人机交互进步的象征。

  “透过它,我握到了创新的力量。”观展观众陈宇说。

  一握,是科技与未来的击掌。

  在第22届东博会首次设立的人工智能专馆,这样的“握手”一直在发生。

  来自马来西亚的彭家伟尝试体验数字孪生工厂,他伸手“触碰”虚拟工厂的那一刻,远在柳州的物理工厂的生产过程便可清晰呈现,分析系统随即启动。

  “我们握的不再是屏幕和手柄,而是技术落地应用的未来。”观展专业观众说。

  从工业机器人协同装配,到智能报关系统,科技之手正以精准和效率,拉紧中国与东盟的产业链与创新链。

  再握,是经贸与合作的交响。

  握紧的手,在展馆内、签约桌上频频伸出。155个签约项目、涉及6个东盟国家,各国政府代表、经贸人员在签约仪式上纷纷表示,与中企的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东南亚地区的落地应用。这一次,签约双方不只是买卖双方,更是走向便捷化未来的同行者。

  手握紧了,技术才能落地;心贴近了,市场才能互通。来自天津的航大汉来(天津)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乔雷章第一次参加东博会,他的海上无人机产品吸引了来自马来西亚、印尼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客商。“在莱特兄弟开创有人航空的百年之后,我们迎来了无人化、智能化的低空经济新风口。如今,人工智能作为产业‘大脑’已变得十分敏捷,无人机末端硬件作为‘四肢’也要跟上。”他说,“我们期待借助东博会平台,让中国的技术方案更好服务东盟市场,中国技术标准与东盟市场实现更好对接。”

  三握,是人心与文化的共鸣。

  来自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国的观展嘉宾拿起绣球,抚摸改良后的绣球柔软纹路;缅甸留学生与中国学子共奏,弯琴与古筝的乐声潺潺流淌;菲律宾教师玛甘捧起六堡茶,与广西茶商以茶代酒、相视而笑。

  这场跨越山海的相遇,同样让青年科学家的双手紧握在一起。一批东盟青年科学家来到中国、来到东博会。“作为青年科学家,我期待与资深科学家建立联系,并获得关于监管和合规方面的指导。我期待与中国青年科学家保持定期交流,像物理领域在大科学装置方面实现国际开放共享那样,在人工智能领域推动算力资源的开放与数据共享。”泰国呵叻皇家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助理教授帕卡蓬·博昂通说。

  握了又握的手,最终握的是理解与信任。

  手握在一起,话就容易说开,心就容易贴近。土耳其展商伊纳亚特说,他连续五年参加东博会,如今,他的羊绒围巾备受欢迎,他本人还学会了用简单的中文和客人议价。“我和中国朋友的手越握越紧,合作也越来越深。”他说。

  从“黄金十年”“钻石十年”到如今,手握紧了,路才能走远。二十二年,东博会上握了又握的手,从礼节到合作,从物理接触到数字互联,一双双手握紧科技的力量,握实合作的机遇,握暖人心的温度。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