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博城,体验“夜经济”
4A景区红博城也即将“变身”上新。这里将由过去的红木文化传统展示平台向现代多业态文旅高地转型。这里正在打造成为融“吃、赏、玩、购、娱”及隆都文化、非遗、唐宋特色于一体的沉浸式主题街区。
通过打造红博不夜城灯饰亮化工程,这里的灯光艺术融合科技+创意,将成为展示中山灯饰产业实力的新展厅。
隆都里美食文化街区升级归来,这里将打造湾区集粤府非遗、文创文玩、美食餐饮、儿童游玩、中式旅拍、休闲创意为一体的夜经济街区。
岭南戏剧城也精心准备了系列演艺节目,计划推出“秋香再点唐伯虎”“暗哨1942”“红楼”“张保仔传奇”、岭南记忆、隆都时光等节目。
9月30日晚,红博城夜经济街区将在一场璀璨的灯光秀中亮相。这场灯光秀将展现中山文化历史、中山近现代名人及隆都文化、中山市“百千万工程”成效。红博城文旅团队、文旅集团团队及镇文化艺术团队等将同台开show,机器人伴舞,无人机夜空表演,原创表演“长安的荔枝精华版”,长达一个小时的表演,为长假“夜生活”开启热身。
小长假期间,岭南戏剧城情景剧场演出和户外音乐节天天开演。
“红博城·隆都之夜”古风集市,将设置沉浸式古风夜市、花灯门楼及数字光影互动设施,特色餐饮、文创零售、旅拍写真、网红打卡点、宋韵古风的摊位、沉浸式剧游NPC,来一场不一样的逛集市体验。
红博城还将开展国庆嘉年华促销活动,各大红木品牌旗舰店将推出优惠活动。
在孙文西,玩“百年穿越”
被称为“中山第一路”的百年老街“孙文西路步行街”,重新梳妆,焕新归来,以更加璀璨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整条街融合了中西方古典建筑造型,至今还幸存着精湛木雕、灰塑等中西合璧建筑物体。弯曲自然的商业街,舒适的外部空间尺度,南洋风格的骑楼,整个街区外部空间与功能有机结合。这些建筑不仅记载着中山城区的形成和各个发展阶段,更凝聚着中山市数十万海外侨胞的乡情。
来这里,不仅好看,还好玩。
9月30日-10月7日,由广东中山文旅集团执行的“香山文脉 百年焕新”2025中山市国庆中秋美食文化周重磅开启。50个美食摊位集结,每天从下午吃到晚上。二八大杠现身街头、限量供应玻璃厂雪砖、老式汽水复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街头场景。
10月1-2日晚7点,古镇六坊云龙+西区醉龙+石岐醒狮+高杆龙+彩带龙+沙溪鹤舞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齐亮相展现传统民俗艺术魅力。
10月3日至10月7日,在这里偶遇“声动香山”时空快闪巡演,歌伴舞、旗袍秀、民乐演奏粤曲小调、港台经典、音乐会在大庙下、庆隆广场、香山剧场轮番上演……
在五桂山长坑水库,亲近大自然
郊野步道穿林绕溪,百米瀑布藏于深山,客家村落与水库碧波相映成趣……作为中山市“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五桂山长坑郊野步道正进行收尾冲刺。长坑郊野步道坐落于五桂山长坑水库林区内。步道坚持原生态建设,与自然融为一体,计划将于今年国庆期间对外试运营。
这条生态步道,不仅串联起长坑水库内山林、碧水、瀑布等景观,更连通了南桥和平村等村落、岐澳古道、红色景点等人文地标。
整个长坑郊野步道全长约5.1公里,有适合亲子家庭漫步赏景的线路,也有为户外爱好者设计的近距离感受瀑布上游溪流的原始风貌的线路。
在旧粮仓稻田边,享受松弛感
彩虹跑、粮仓涂鸦、亲子摆摊……这个假期,民众街道海口粮仓已送上度假清单。海口粮仓临水而建,坐落在鸡鸦水道东北岸边,共有16个仓,入选《中山市历史建筑名录》。“民众碧带”海口粮仓滨江景观项目,位于横门水道一侧的沿江5公里生态廊道“民众碧带”,东临南中高速桥头落羽杉林,西接广澳高速桥头湿地公园。项目将打造200亩沉浸式文旅空间,规划建设百年木棉咖啡、湿地公园垂钓主题营地、草地音乐市集等5个商业主题活动观景点,构建集文化体验、生态休闲、时尚消费于一体的滨水生活示范样板。
同样位于民众街道的泡泡文旅乐园将在国庆节开启试营业。该园是民众街道重点文旅项目,将打造成为集滨水亲子体验基地、民宿、特色食街、特色产品推广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文旅度假胜地。以岭南水乡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为背景,届时将设置不同主题的市集、播放露天电影、举办钓虾争霸赛、泥地运动会等活动。
特色民宿相继开业
中山正在成为大湾区新兴的特色民宿之城。稻田边上、五桂山深处、西江内湾、露营地……中山特色民宿以“一宿一景”的差异化,吸引着游客前来寻找假日松弛感。
在神湾镇,“神湾堡”预计在10月中旬左右上新。神湾堡项目位于神湾镇冲口市场南边,计划打造欧式的民宿文旅综合体。一期通过江边民房改造“变身”,一栋栋欧式民宿成为江边一道充满异域风格的风景。
据悉,南朗街道、石岐街道、港口镇也将有藏身乡村、老街、商圈的特色的民宿及酒店上新。此外,东凤镇的孖水和穗文化商业街和板芙镇的深湾村侨坊天地项目已经开启。
在沙溪镇,狮滘河北岸正在打造龙头环村千亩稻田观光园,分散低效农地通过“统租统管”,成为集农业生产、观光体验、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农文旅项目,助力绘就“半城半田”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本报记者 黄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