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在平岚幼儿园上下学时段经过那个繁忙的路口,一定见过他:皮肤黝黑,鬓角泛白,嗓门洪亮。每当有电动车试图穿行,他会急切地挥手喊道:“喂!呢度唔俾过!(粤语,意思是“这里不能过”)”这句带着乡音的提醒,成了车流中最有力的安全信号。
作为村里的“老义警”,忠哥的身影早已融入平南村的日常。从百日攻坚到植树护林,几乎每一次志愿活动里,都能看到他默默付出的模样,用最直接的行动守护着家园。
当疫情防控的号角吹响,忠哥毫不犹豫地转战新“战场”。他讲不出“基孔肯雅热通过伊蚊传播”这样的专业术语,却用最朴素的方式践行防控理念。宣传时,他攥着宣传单,话糙理不糙:“呢个攞翻去睇下啊,好重要嘎!(这个拿回去看一看,很重要的!)”
行动时,他永远是冲在最前面的“急先锋”。翻盆倒罐、清理死角,汗水浸透衣背,他抹把脸就对同伴说:“你行开,等我来!(你走开,让我来!)”
消杀时,他背着沉重的喷雾器走遍村巷,一句干脆的“好!黎了!(好!来了!)”,胜过千言万语。
正是在这一桩桩实实在在的小事中,忠哥感受到了奉献带来的踏实与满足。在疫情防控这场特殊的考试里,他用汗水和脚步,写下了一份无字的满分答卷。
他就是忠哥——我们身边最硬核、也最可爱的守护者。让我们为这份朴素的担当点赞,向每一个默默奉献的“忠哥”致敬!
而忠哥的坚守,并非孤例。在三乡镇,像他这样为疫情防控奔忙的身影还有无数个。疫情防控,非一人之力;健康家园,需万众之心。
这份“众人拾柴”的干劲,在国庆假期里更显动人。“一条冷巷都不放过,一个蚊媒孳生地都不留下!”当千家万户共享团圆之时,三乡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主动放弃休假,延续“防疫不停歇、卫生不打烊”的工作节奏,聚焦环境卫生黑点和防控关键环节,持续纵深推进爱国卫生大行动,以实干担当筑牢市民群众健康防线。据统计,9月29日至10月4日,全镇共有1.4万人次参加了爱国卫生大行动,累计完成消杀覆盖面积279万平方米,清理各类垃圾78吨。
本报记者 卢兴江
通讯员 郑淑敏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