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1版:要闻 新闻列表
~~~——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系列述评之三
~~~——
~~~——
~~~——30分钟空中旋转 精度误差小于0.5度
~~~——中山网络宣传精品爆款频出 讲好高质量发展精彩故事
~~~——​奥美森正式挂牌上市

 
2025年10 11
乙巳年八月二十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1版 2025年10月11日 要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坚持“大流量” 澎湃“正能量”
中山网络宣传精品爆款频出 讲好高质量发展精彩故事
  国庆节前夕,“中山发布”一篇题为《为了打卡这里,特意去了趟中山!》的推文刚上线,便迅速刷屏朋友圈,阅读量达10万,吸引众多网民游客到中山打卡,评论区成为了晒“我与中山合影”的展示区。这样接地气的宣传作品,正是中山网络宣传持续圈粉的缩影。

  今年来,中山市委网信办落实市委工作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媒体系统性变革为抓手,持续做大做强网上正面宣传。9月,“中山发布”微信公众号阅读量超10万+的推文达92篇,创下上线以来月度新高,影响力稳居全国地级市政务新媒体前列。同时,统筹引领广大自媒体力量,聚千万级流量讲述中山故事,以“正能量+大流量”的实践,广泛宣传中山宜居宜业的城市形象。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中国城市网络形象指数报告(2025)》,中山网络形象指数地处Ⅱ型大城市第一梯队,位居全国第五。

  强阵地:出新出彩建好传播平台

  10月3日清晨7时,当市民正享受国庆假期的宁静清晨,或在旅途里奔向目的地,手机上就收到一条来自“中山发布”“早安中山”栏目的信息《台风“麦德姆”逼近!广东要求:这些人需撤离》,整合了天气预报、假期出行、便民服务等权威资讯,像一份“资讯早餐”送到市民手中,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

  目前,“中山发布”10万+推文已成常态。市委网信办作为“中山发布”的运营主体,主动顺应互联网传播格局,以新闻视角深耕内容,将“我们想讲”和“网民想听”相结合,创新运用长图、条漫、短视频、H5、3D、VR、AI等新型传播手段,让广大网民特别是年轻人喜闻乐见,让党委、政府的权威声音传得更开、更远、更深入。策划推出的《乡见・中山“百千万”》栏目,用新媒体表达展现古村落与现代生活相融共生、产业兴旺与生态宜居交织成画,成为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直观呈现了中山“百千万工程”的显著成效。国庆假期以来,“中山发布”更是爆款频出,10万+推文达20篇,围绕孙文西路焕新开放的宣传推文《定了,明天见》《人人人人人!孙文西路步行街现场直击》阅读量均超10万+,为吸引人气提供了强大赋能。同时,《来中山,就对了》《出发,中山》《在深中通道,这三位司机的行为被拍下了》等短视频全网刷屏,单条短视频阅读量最高达130万人次,全方位塑造和展示了“美丽中山投资热土”的良好城市形象和“博爱之城”的城市温度。

  从抗击台风“桦加沙”到暴雨预警,从疫情防控科普到民生政策解读,中山市民早已习惯遇事先看“小布哥”。如今,“中山发布”已建成包含微信、微博、抖音号、视频号等载体在内的多元化传播矩阵,探索“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分众传播”的新型采编模式,全网总粉丝量超450万。今年以来,“中山发布”阅读量超10万+爆款推文已达355篇。根据“新榜指数”,今年连续9个月排名全省21市政务发布账号第一。

  强服务:用心用情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中,“新闻+服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创新,推动“中山发布”在做好内容建设的同时,发挥新媒体互动性的天然优势,走深走实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打造成为网民群众手中实用的生活助手。

  针对市民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中山发布”先后开设了“网上行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问答小布哥”“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栏目,率先与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合作,构建起“收集、交办、督办、处置、反馈、评价”的闭环工作机制,有效推动问题迅速解决。小到市民家门口的垃圾未清理、路灯损坏,大到公园、交通等工程的规划设计等,都会及时跟进处理并反馈市民,努力做到“事事有回音”。

  据统计,截至目前,“中山发布”已累计收集转办网民诉求6万余条,办结率达95%,以键对键实现心连心,让党心民意“双向奔赴”,推动网络生态向善向好、网络空间天朗气清。“中山发布”微信公众号入选2024年全国“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获中央网信办通报表扬。

  强引领:多元多维讲好中山故事

  “大湾区内可游玩的景点越来越多,未来将根据季节特点来推荐,吸引更多港人体验深圳中山,融入大湾区生活。”长居中山的香港籍自媒体博主陈咏琪,在前不久参加完一场以“深中一周年·见证新飞跃”为主题的采风活动后表示。在她的镜头里,南区街道曹边村的侨乡文化资源散发着独特魅力,中山詹园的岭南园林韵味令人沉醉。“香港游客其实对这些充满历史底蕴的地方都很感兴趣。”陈咏琪说,未来将通过视频向更多香港人推介中山,让中山的文化景点成为港人周末游的新热点。

  在广东太力集团展示厅内,中山自媒体博主谢坚深一边认真记录产品细节,一边兴奋地说:“中山不仅有令人垂涎的美食和如画的美景,更有众多高科技产品等待我们去挖掘与推广。”

  陈咏琪与谢坚深参与的活动,只是我市今年组织的多场网络采风活动之一。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正能量网络名人已成为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力量。我市以建强市网络文化协会为抓手,凝聚网络大V等民间力量,聚焦“百千万工程”等中心工作,持续加强对市内外网络名人的引领,目前已统筹了一批传播力强、渠道多元、形式鲜活的网络自媒体,以市民视角宣传中山。今年以来,已围绕“百千万工程”“全球招商大会”“深中通道通车一周年”“孙文西路步行街焕新开放”等主题组织多场网络采风活动,累计发布稿件700余篇,总阅读量超过4500万人次。通过多元化、接地气的镜头将中山的特色风貌、产业活力与人文风情生动呈现给全网受众,实现“大流量”澎湃“正能量”,让更多立体、全面的中山故事,通过网络走向湾区、走向全国。

  本报记者 李颖奇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