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3版:要闻 新闻列表
~~~——
~~~——市政协委员积极为母婴安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言献策
~~~——​中山市金融纠纷集中调处中心启用
~~~——

 
2025年10 30
乙巳年九月初十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3版 2025年10月30日 要闻 扩展 收缩 默认

深耕民生一线 关注“一老一幼”
市政协委员积极为母婴安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言献策
田丽
蒋廷云
  在中山市政协的履职舞台上,有这样一群“民生守护者”——他们扎根基层一线,紧盯“一老一幼”关键领域,以专业视角挖掘问题,用务实建议推动社会改善。

  10月27日,记者专访了市政协委员田丽与蒋廷云,聆听他们如何将行业经验转化为履职动力,在守护母婴安全“第一道防线”、撑起青少年“心理晴空”的道路上,留下扎实的履职足迹。

  ■市政协委员田丽:

  守护“生命起点”,为母婴安全筑牢防线

  一袭干练的职业装,谈起母婴服务行业便眼神发亮、细节信手拈来……这是记者见到市政协委员、中山市真情家庭劳动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田丽时的第一印象。作为一名深耕家庭服务领域26年的“老兵”,田丽对行业发展的痛点、难点有着最真切的感知,也正因如此,多年来她始终坚持用提案和实际行动,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2025年中山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作为妇联界别委员,田丽提交了《关于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规范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提案。该提案不仅被刊载于大会简报之上,更引发了多位委员共鸣,以及参会领导的重视。

  据田丽介绍,这份提案的诞生,源于一次多方协作的探索。2025年3月,检察机关依托公益诉讼办案时,发现母婴保护领域存在突出问题,随即与家政协会开展专题座谈,推动行业加强自律。在此过程中,各方共同梳理出当前母婴服务行业的核心症结,并依托“政协+检察+行业”的衔接机制,将问题转化为有针对性的政协提案。

  记者翻阅提案发现,具体建议围绕行业发展全链条展开。在行业规划层面,建议将月子中心行业纳入中山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及“健康中山”重点领域,统筹文旅康养、家政服务等产业发展;制定细则明确机构性质与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牵头开展专项行动,重点检查从业资质、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推动联合监管机制制度化、常态化。

  在技术赋能监管方面,提案提出在月子中心全行业全面推广“阳光厨房”“明厨亮灶”建设;针对食品安全、消防设施等重点领域,创新运用食品原材料溯源、产康设备备案、线上实时反馈等监管手段,扩大监管覆盖广度,确保重点领域监管无死角。

  在行业升级提质层面,建议联合行业协会建立从业人员星级评定制度,将母婴护理师资格、营养师认证纳入评定体系,并定期公示资质合格率;同时组建跨学科专家顾问团队,对接妇产医院、营养研究所等专业机构,研发制定母婴护理、月子餐食等地方标准,提升行业服务规范化水平。

  此外,提案还关注行业合规管理,建议面向行业机构及从业人员开展普法培训,明确经营范围与违禁事项;建立企业与主管部门常态化沟通渠道,通过事前咨询、定期交流等方式减少“擦边宣传”行为;督促机构对照《家政服务母婴护理服务质量规范》逐项整改,持续提升服务水平。

  如今,这份提案的成效已逐步显现。政府针对月子中心食品、医疗、广告等领域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查处;企业人员培训与普法宣传落地,服务标准持续提升,“明厨亮灶”建设稳步推进;月子中心牵头监管单位得以明确,多部门联动机制建立,行业管理办法制定工作启动。

  2025年10月底,中山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还将该“政协建议+检察建议+行业建议”衔接案例报送省里参评,为后续借鉴外地经验、确定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奠定基础。田丽也受邀参与中山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听证会,与听证员、人民监督员共同评估整改效果,见证提案在行业与监管层面的实质性突破。

  ■市政协委员蒋廷云:

  连续四年发声,为青少年撑起“心理晴空”

  在市政协委员、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蒋廷云的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四年来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提案材料,每一份都凝聚着医者的仁心与委员的担当。作为深耕精神卫生领域的专家,他连续四年聚焦同一主题,用执着坚守为青少年撑起“心理晴空”。

  “青少年心理健康不是‘单点问题’,而是需要社会协同发力的‘系统工程’。”蒋廷云告诉记者,早在2022年,他就提交提案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到了2023年,通过深入调研,他又发现休学青少年群体存在无法形成闭环跟踪服务的现实困境——很多孩子无法得到及时专业的持续跟进服务或治疗,导致一些孩子无法顺利康复,无法恢复正常生活和学习,甚至影响一生的成长和发展,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他又提交提案,建议建立“社会协同闭环机制”,推动学校、医院、社区、家庭四方联动,实时掌握孩子心理状态,助力其尽早康复返校。

  随着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持续关注,蒋廷云的提案视角也在不断深化。2024年,意识到“家庭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第一课堂’”,部分青少年心理问题根源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他又将关注点转向家长心理健康素养提升,提出《加强学生家长心理培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建议》。这一建议很快得到市卫生健康局的支持。

  2024年,在市卫生健康局统筹下,蒋廷云带领医院团队及行业协会,累计开展80余场家长心理健康培训;2025年,市卫生健康局与市教育体育局进一步联合建立培训协作机制,集结全市心理健康领域专家为社区提供义务授课,家长参与热情格外高涨,截至目前已开展授课超百场。

  今年,面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AI)快速发展的趋势,蒋廷云又将目光投向技术赋能心理健康科普,提交了《关于AI助力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加快提升大众心理健康素养的建议》提案。提案提出两点核心建议,一方面,依托智能手机、微信公众号、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介,将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转化为短视频、图文等“接地气”的形式,让家长和学生能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另一方面,呼吁政府牵头联动宣传、教体、卫健等部门,整合各自媒体平台资源推广科普内容,真正实现心理健康科普的“日常化、大众化”。

  “作为政协委员,我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专业力量,让更多人关注和了解心理健康,让更优质的服务能够走近、抵达每一个家庭。”蒋廷云说。

  文/图 本报记者 王蔚然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