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进来,走出去:双向联动拓市场
11月1日,周六的古镇工信科商局办公室依旧忙碌,工作人员正仔细核对两天后深圳国际照明展的参展名单,这是古镇“走出去”拓展市场的常规动作。此前的10月27日,第27届香港国际秋季灯饰展开幕,古镇组织一个调研组专程前往,为华艺照明、两益照明等10余家重点企业站台,还与香港贸易发展局敲定“展位联动三年行动计划”,为企业对接全球市场铺路。
“走出去”的同时,古镇还把“请进来”作为服务企业的重要抓手。10月25日,为期四天的第33届古镇灯博会落幕,主会场及8个分会场吸引近16万人次观展,境外客商突破4800人、来自144个国家和地区,两项数据均创秋季展历史新高。这场“灯饰盛宴”的成功,离不开镇政府的精准发力:主导行业交流会、发布全国首个照明灯饰AI大模型应用平台、推动“灯都・四季里”外贸综合体落地,为年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注入新动能。叙利亚商人沐佳的话颇具代表性:“在古镇,能把产品卖到全世界。”
■找堵点,即解决:一线服务破难题
“项目建设有任何需求,我们现场研判解决。”10月30日,古镇镇党委书记薛治国带队调研重点项目,在优尼维克润杰新能源智造基地得知企业需改扩建路口后,当即要求相关部门跟进,创造条件服务企业发展。
这种“现场办公”模式,源于10月29日召开的重点项目推进会。会上,各部门负责人围绕重点项目推进情况,深入剖析土地整备、审批流程等堵点问题,明确建立“全周期服务”机制——从项目动工建设、竣工验收,到投产见效,每个环节都安排专人跟进,同时加强部门协同督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在冈南村股份合作社“工改工”宗地项目——晟朗光电产业园建设现场,调研组详细了解项目规划、建设进度和预期效益。在进成照明生产基地、亿进光聚智能科技智慧照明生产基地,调研组同样细致察看施工进展,通过现场办公方式,快速解决企业建设难题。
■定目标,齐发力:政企协同谋长远
10月28日,中山路桥环保建筑材料(古镇)项目投产,这个由市镇国企共建的绿色智能搅拌站,总投资1.2亿元,以“政策+资本+产业”模式完善建材产业链,成为政企合作新样本。前一日召开的产品智能化座谈会上,广东鸿雁照明等8家企业提出的“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布局适老化照明”等建议,已被纳入古镇镇政府产业升级方案。
“既要当好引路人,更要做好推车手。”镇长黄贤龙在三季度经济分析会上表示,前三季度古镇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出口增速24.6%,成绩来之不易,但仍需补齐短板;会议明确了亟待推进的重点项目、招商引资与企业技改项目,强化企业服务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
作为广东省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中心镇试点,古镇镇的发展思路十分清晰:立足实际,瞄准“小城市”发展定位,大力实施擦亮“古镇灯饰”金字招牌的“1235”行动,通过高质量建设照明灯饰行业的产业中心、贸易中心、设计中心、信息中心和技术中心,马不停蹄地朝着“全球一流照明灯饰之都”的目标奋勇前进。本报记者 卢兴江
          
中山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