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过专业学习,普通观众很容易以次充好,把不好的作品当成好的作品。”梁斌长期从事书法教育和艺术培训工作,对上述现象感到十分痛心。他举例说,当前一些自媒体频频炒作“书法神童”“草书大师”等。实际上,他们手中的字毫无章法可言,却能够博取流量。这是普通观众“不懂如何判断书法好坏”的结果。
梁斌认为,入门级的书法鉴赏主要有三个步骤,分别是“识形”“赏质量”和“寄情”。其中“识形”是通过观察字体,包含书法形式、书体形式、作品构成及色彩,对书法有一个基础的美丑判断。第二步的“赏质”是鉴赏的核心,包括字法、笔法、墨法、章法。字法讲究结构美和阴阳对比,笔法则讲究以中锋为核心,承载着书法线条的筋骨与神韵,墨法则是领会“对比与阴阳之道”,章法则关乎整体布局。“寄情”则是欣赏的更高层次,一般好的书法作品要兼具意境美、风格美、气质美。《兰亭序》《祭侄文稿》等经典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寄寓了特定的情感。
“收获满满!今后就算我们不会写一手好书法,最起码遇到书法作品也能自主欣赏,感受传统书法的魅力了。”市民林女士听课后如是说。
中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王志红表示,2025中山“四时如艺”文艺月已于11月7日启动,本届文艺月将秉持“文艺为民”的初心,让艺术走出殿堂,深入社区街巷,漫步乡间田野。其中“香山文艺大家谈”系列活动将通过邀请名家主讲,为大众提供文艺交流的公益平台,通过社区教育的形式实现“哪里有阵地、有师资,文艺交流就延伸到哪里”。
中山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