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5版:文化 新闻列表
~~~——
~~~——​香山书院大讲堂自然教育课程开讲,摄影师汤琦分享创作故事
~~~——
~~~——
~~~——
~~~——

 
2025年11 12
乙巳年九月廿三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5版 2025年11月12日 文化 扩展 收缩 默认

故宫博物院携多项文化艺术活动走进台湾
邀民众共叙文脉深情
  新华社台北11月10日电 裸眼3D重构的紫禁城盛景前,故宫瑞兽“甪端”等国宝“活”跃舞台;节气摄影里,红墙映银杏、白雪落角楼的故宫在四季中流转;手工体验区,台湾小朋友专注绘制传统彩绘纹样……

  9日至14日,故宫博物院家庭音乐剧《甪端》、“紫禁城四时录——故宫里的二十四节气影像志”摄影展等系列艺术文化活动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举行。2025年恰逢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活动将为台湾受众呈献融合传统与创新、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文化艺术盛宴,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9日下午,《甪端》在佛陀纪念馆大觉堂启幕台湾首演,面向公众开放1500个家庭观众席位,现场掌声与欢呼声不断。随后数日还将公益驻演8场,预计惠及万余名台湾观众。

  音乐剧以童言童语串联文物故事,金瓯永固杯、南宋缂丝《梅鹊图》、《平复帖》等经典文物角色,共同在舞台上“活”起来,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文物南迁”的家国情怀与“子子孙孙永宝用”的传承信念。

  “孩子必须了解过去,因为当下的一切都源于历史与文化的积淀。”市民江江明带着10岁的女儿看完演出很是感动,“我曾到访过台北和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也希望未来能带着孩子到北京体验故宫魅力,让孩子在实地探访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两岸同根同源,我们希望通过表演让台湾小朋友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两岸文化交流贡献微薄之力。”《甪端》制作人崔一凡说,演出获得的热烈反响让制作团队倍感振奋,“看到作品得到台湾观众的认可,我们深切感受到两岸同胞的血脉与文化联结。”

  雪中初绽的宫墙春花、雨后横跨午门的彩虹、晨雾里若隐若现的瑞兽……同步开展的“紫禁城四时录——故宫里的二十四节气影像志”摄影展,以故宫节气景观为核心载体,分为“春信”“夏长”“秋实”“冬藏”四大单元,精选78幅影像、2个数字展项、1段视频作品,呈现故宫在节气中的“景、物、情”,串起自然时序与人文景观的共生关系。

  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教育课程及文化体验活动同样精彩纷呈。活动现场设置博“骨”通今打卡区,形象地普及甲骨文知识。在轻体验活动区,只需几分钟,小观众就能完成自己在《清明上河图》中的“汴京故事”,或制作装饰着中国传统纹样的杯垫。教室区,还有“神兽的苦恼”绘本课和“屋檐下的缤纷色彩”等课程。

  相关活动由故宫博物院、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人间文教基金会共同主办。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