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来自粤港澳台的5位青年企业家代表登台分享,道出了矢志扎根湾区、深耕中山的共同心声。深圳数字华夏CEO沈健以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为例,阐述了大湾区“硬科技+强制造”的生态优势,强调粤港澳台在核心技术研发、产业链配套等领域的互补潜力,展望了四地青年携手开拓万亿级赛道的广阔前景。
中山籍香港企业家、全港各区工商联会长杨凯山饱含桑梓情怀,讲述了从中山赴港多年打拼的奋斗历程,盛赞深中通道贯通带来的“一小时生活圈”红利,呼吁以“创新协同、实业为基、文化为桥、担当为责”深化四地合作,让“香港创意+中山制造”的模式绽放更多硕果。
澳门中华总商会青委会副主任刘智龙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与新质生产力培育,提出澳门青年可依托中葡商贸合作平台的独特优势,在科技创新、现代金融、文旅会展等领域与中山深化联动,共同对接共享国家战略机遇。
中山台商协会副会长黄冠杰则以“融合”为关键词,分享了台商在中山的强烈归属感:扎实的产业基础、暖心的政务服务、浓厚的文化认同,让中山成为台青创业安居的“第二故乡”,街头的卤肉饭与民俗活动让乡愁有了寄托。
土生土长的中山企业家许志勇讲述了自身作为“创二代”的转型之路,从扭亏为盈的纸品企业到拿下20亿元订单的新能源材料供应商,他以亲身经历印证了中山“4+6”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坚实支撑,向四地青年发出共建湾区创新高地的诚挚邀请。
大会现场举行了创业项目落地暨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圣诺RNAi抗癌疗法产业化基地、大迈国际AI直播短视频基地等多个重点项目与中山相关单位签约,涵盖生物医药、文旅、数字经济等多个新兴领域。中山市新生代企业家联合会还与粤港澳多地青年商协会签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构建起跨区域青年创业合作网络,标志着粤港澳台青年合作从理念走向实践。
中山日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