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8版:健康城市周刊 新闻列表
~~~——
~~~——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团队精准诊治,破解患者难题
~~~——中西医结合全链条关怀模式为肿瘤患者铺就温暖康复路
~~~——
~~~——医生妙手取出还患者平整面容
~~~——
~~~——成功实施该县首例超声引导下小针刀精准治疗腕管综合征手术

 
2025年11 19
乙巳年九月三十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8版 2025年11月19日 健康城市周刊 扩展 收缩 默认

两年瘙痒不止 原是患罕见病
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团队精准诊治,破解患者难题
  两年来,患者李女士(化名)全身瘙痒不止,夜夜难眠,辗转多家医院求医,却始终找不到病因。近日,她来到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科就诊,经过医生精准诊断,最终被确诊为患有罕见病——“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经过系统治疗,目前李女士瘙痒症状消失、肝功能趋于稳定,重新获得安稳睡眠。

  ■两年里瘙痒严重,夜间加剧无法入眠

  据介绍,从2023年到2025年,李女士的肝功能指标反复波动,皮肤瘙痒日益严重,症状在夜间尤其加剧。近日,李女士来到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科副主任医师蔡遐的诊室求助。

  蔡遐医生仔细翻阅李女士历年的检查资料后发现,她曾于2024年,在外院被查出“抗线粒体抗体M2阳性”,CT提示出现“肝硬化”趋势,结合这两项关键因素,蔡遐敏锐意识到,李女士可能患有一种自身免疫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该疾病属于罕见病之一。

  随后,李女士入院并接受肝活检。她的肝活检病理结果显示:“G2S4,中至重度炎症、假小叶趋势,小胆管损伤、管周淋巴细胞浸润”。最终,她被确诊患有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伴早期肝硬化趋势。

  据悉,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一种罕见病,旧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慢性、进行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蔡遐介绍,该疾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

  明确诊断后,蔡遐医生团队为她制定了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使用熊去氧胆酸从源头改善胆汁淤积,配合抗组胺药物控制瘙痒,同时开展抗纤维化治疗,并辅以睡眠指导和心理疏导。

  治疗不久后,李女士的瘙痒症状明显缓解,肝功能指标也逐渐稳定。更让她欣喜的是,两年多来她终于能一觉睡到天亮。

  近日,前来诊室复诊的李女士气色明显好转。她还带来了一面写着“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锦旗,向医生表达内心的感谢。

  ■出现相关症状,应尽早到肝病专科就诊

  据悉,李女士辗转求医的经历,是许多疑难肝病患者就医过程的缩影。

  蔡遐介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免疫学特点方面,体现在抗线粒体抗体m2阳性、血清免疫球蛋白M升高;肝功能指标方面,是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明显升高,可伴有ALT、AST升高;影像学检查方面,体现在超声、CT等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胆汁淤积;肝活检病理方面,体现为累及小叶间胆管的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

  “这个疾病起病症状很隐蔽,主要表现为乏力疲劳、皮肤瘙痒,患者的谷丙转氨酶偏高问题,容易被认为与熬夜、劳累或者脂肪肝相关。”蔡遐进一步解释道,在肝功能检查过程中,非肝病专科门诊的医生可能较多关注常见的肝酶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而与胆汁淤积的指标相关的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通常不作为常规的检查项目,因此,这个罕见病不容易被诊断出来。

  因此,蔡遐提醒市民,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瘙痒、疲劳,尤其伴有肝功能异常,应尽早到肝病专科就诊。“很多疑难肝病症状隐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阻断疾病进展的关键。”

  本报记者 王帆 通讯员 胡宁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