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下载PDF
 A05版:产经 新闻列表
~~~——
~~~——

 
2023年04 30
癸卯年三月十一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5版 2023年04月30日 产经 扩展 收缩 默认

全市“工改”以来累计拆除整理低效用地近1.7万亩,“工改”项目累计新招引企业138家、服务本土企业195家
预计推动新增投资近750亿元
1月30日,中山市2023年度第一批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项目集中拆除暨第一季度制造业项目集中动工仪式(小榄分会场)现场。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文波 摄
  中山“工改”攻坚战打响一年多以来,服务了明阳、华帝等一大批本土优质企业增资扩产,同时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近日,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工改”攻坚继续推进,开年以来,全市拆除整理低效用地2680亩,累计拆除整理低效用地接近1.7万亩,预计推动新增投资近750亿元;“工改”项目累计新招引企业138家,服务本土企业195家。全市健全了“工改”项目数据对接共享机制,初步建成工业企业空间数据库。

  本报记者 李红

  ■“工改”助力十大主题产业园建设

  今年1月1日,中山市人民政府与明阳集团签约,宣告明阳集团150亿元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项目花落中山。4月15日,广东明阳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产项目开工仪式在翠亨新区(南朗街道)横门工业区举行。广东明阳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产项目是其中组成部分,项目一期所使用地块是翠亨新区首批推出的“工改”连片用地。该项目是支持明阳扎根中山,不断增资扩产、做大做强的重要成果,也是市委、市政府强力推动低效工业园改造,通过腾挪空间支持本土优质企业增资扩产,助力本土龙头骨干企业迈向世界500强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4月2日,黄圃首个30亿级工业项目——三花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零配件生产基地在中山智能家电产业园(黄圃港片区)动工建设。三花项目是黄圃镇近10年来单一主体供地规模最大、投资额最大的项目,也标志着黄圃30亿级工业项目实现“零突破”。回望时间表,今年1月17日,三花和黄圃镇政府签订项目合作协议,正式落地中山黄圃;2月17日,广东三花新能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成立;3月27日,项目公司完成土地摘牌;4月2日,项目动工建设,从签约到动工,时间跨度没有超过3个月。

  记者从市工改办了解到,2023年以来,全市已拆除整理低效用地2680亩,累计拆除整理低效用地近1.7万亩,预计推动新增投资近750亿元,“工改”项目累计新招引企业138家、服务本土企业195家,明阳、华帝等一大批本土优质企业在“工改”中实现增资扩产。中山“工改”助力十大主题产业园建设,重点做好十大主题产业园内改造升级工作,已初步划定10个“工改”园区范围,组织镇街、部门对“工改”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重新梳理,汇总道路、供电等基础设施项目约94个,为后续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规划支撑。

  在推进“工改”项目落地实施中,我市不断寻求数字赋能。市工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已制成拆除整理地块“一张图”,健全“工改”项目数据对接共享机制,形成市镇两级统计-工信-工改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初步建成全市工业企业空间数据库,已累计核实工业企业近7万家;建设健全“工改”大数据辅助决策平台和“工改”项目全周期协同管理平台,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和数据梳理等方面工作。其中,“中山看地云”小程序今年一季度共发布81个腾挪园项目招商信息,为推介“工改”项目提供了新渠道;推动新入库“工改”工业投资项目12个,完成工业投资超1亿元。

  ■及时为政策“打补丁”,增强政策支持保障力度

  4月13日,《中山市科立泰电器有限公司项目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方案》挂网征求公众意见。这是低效工业用地升级改造支持政策实施以来,全市首宗挂网公示的低效用地再开发项目。在此之前的3月6日,我市出台《关于促进2010年后实施建设等情形的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支持政策的通知》,明确在“工改”三年行动期间,允许对由于实施建设时间、地类等因素不符合省标图入库条件的低效工业用地,参照“三旧”用地相应编制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方案,享受市级权限“工改”政策优惠,进一步推动存量低效工业用地加快实施改造升级。

  与此同时,中山发布实施《中山市旧厂房改造升级实施细则(修订)》,对上一版政策进行修订。对比2020年底发布的《中山市旧厂房升级改造实施细则》,记者发现,新政主要对参与自主改造和合作改造的企业要求有所放宽,降低公益项目、“工改工”项目相关指标要求,并将更多权限下放至镇街,以推动支持更多企业参与“工改”,加快“工改”项目落地实施。

  记者从市工改办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已出台“工改”政策文件(含内部指引)75项,形成涵盖综合政策、土地整备、空间规划、审批服务、园区标准、财税金融、执法管控等方面的“3+N”政策体系。出台关于低效工业园工业用地升级改造支持政策,扩大市级“工改”政策受惠面;出台“工改”工业物业销售及不动产登记、镇街税收激励等政策,规范操作流程;制定“工改”项目联合监管工作方案,强化“工改”项目批后监管;研究“以房招商”政策,探索建立“工改”工业物业分割销售市级收入反哺支持产业导入新机制,用政策“解绑”促“工改”加速。允许分期建设过程中未完善建筑手续的厂房在一定时间内继续生产,并明确适用条件和业务办理流程;明确经批准的“工改工”局部改造(混合改造)项目用地,办理延长土地适用年期出让价款,及时为政策打“补丁”,增强“工改”政策支持保障作用。

  在推动“工改”项目落地的进程中,中山全力提升审批质量,目前已完成单元规划流程改革、用地报批流程改革和土地收储方案靠前审议等8项改革措施,形成“工改”单元规划编制、项目土地收储方案编制审批工作指引等13项改革成果;召开项目前期策划方案部门联审会议5场,审议8个镇街18个项目前期策划方案,集中研究解决问题38个,涉及用地面积超860亩、投资额约50亿元。不断探索审批事权下放,将无需办理土地证的自改项目、闲置工业用地处置等审查审批权限下放至镇街,共批复“工改”项目13个,涉及用地面积600余亩,投资额近35亿元。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