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中山市民政局按照“一户一策”“一户一档”的原则,通过专业化服务和市场化运作,采取施工改造、设施配置、辅具适配等方式,改善老年人居家环境,增强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1131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累计资金投入174.1万元。
本报记者 黄靖怡
■居家量身改造,养老更稳更安心
1月10日,记者来到沙溪镇康乐村特殊困难老年人明姨家中,视力一级残疾且独居的她,正摸着新装的墙面扶手拾级而上。
明姨的日常生活主要靠姐姐和外甥照顾,她的居所不大,主要分为卧室、厨房和洗手间。据介绍,以前明姨的房子十分老旧,房屋横梁、瓦顶年久失修,每逢下雨总会漏水。洗手间空间狭窄,地面湿滑,连个洗手池都没有。“这个洗手间,以前连地基都没有,是青砖搭起来的。后来我们给她重建了一个。”沙溪镇公共服务办社工刘凤霞说。
“全镇摸排期间,我们村将明姨家列入了居家适老化改造名单,由市财政资金、镇慈善资金共同出资,工程花费约3万元。”康乐村水溪小组组长陈颖松说,2024年下半年起,市民政局、沙溪镇联合对明姨的房屋进行适老化改造,在征求本人及家属意见后,保留了卧室,对卫生间及厨房进行拆除重建工作。
如今,明姨的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卫生间墙身洁白结实,里面装上了新马桶、抽风机和门窗。厨房配备了厨台、洗菜盆、水龙头和烟雾报警装置。同时,对卫生间和厨房进行了给水、排水、排污管改造,配置了整套用电设备。在充分考虑明姨视力情况下,地面铺上了磨砂防滑地砖,在房屋门口及卫生间安装了无障碍扶手。“感谢政府的关心,现在房屋地面防滑,有扶手,还有雨棚,这样她平时自己出入都问题不大,我们也放心许多。”明姨外甥陈先生说。
据悉,2020-2024年,沙溪镇共完成适老化改造41户,投入资金17.2万元。其中2024年完成7户,投入资金7.3万元,其中市财政资金2.1万元,镇慈善资金5.2万元。
■从“有”到“优”,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持续升级
明姨家的成功改造,是全市提升、落实居家养老服务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中山先后出台了《中山市推进居家养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中山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从量到质提升的实施方案》《中山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不断升级居家社区养老设施及服务。
在居家适老化改造方面,市民政局为特殊困难老年人量身定制家庭适老化改造方案,对老年人居住的卧室、卫生间、厨房、客厅等主要活动区域进行适老化改造。比如,卧室配备防滑地垫、护理床,卫生间安装扶手、坐便器等,以降低老年人居家生活风险,提高生活便利性。此外,按需进行必要的智能化改造,为老年人家庭安装紧急呼叫装置、烟雾报警器、燃气泄漏报警器、智能健康监测设备等,实现对老年人居家安全与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控,便于及时响应突发情况。2024年以来,中山共完成231户居家适老化改造。
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老龄工作科科长陈启枢表示,2025年将继续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主要针对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上门养老服务,为居家老人改造家庭养老床位,并提供居家家政服务、护理照顾等,让老年人在家也能享受到养老机构般专业、安全、便捷式的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