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三大保障,守护舌尖安全
去年9月份起,岐江实验小学饭堂由外包转为自营模式。经过一学期,如今学校饭堂管理如何?进入饭堂,门口一侧墙壁悬挂着监控显示屏,清晰显示了后厨、备餐区等重点部位工作情况。在饭堂显眼处,墙上分别张贴了工作人员健康证、食品应急管理制度、一周菜谱等信息告示。
在后厨“心脏地带”,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仔细检查了场所环境卫生、人员健康管理、食品采购贮存、加工备餐、食品留样、餐具清洗消毒、反食品浪费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落实等关键环节,总体情况良好。
“转为自营后,餐标还是和以前一样没变。”岐江实验小学校长孙华表示,饭堂开始自营后,学校重点保障卫生安全、保障营养健康、保障量足优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非常支持饭堂自营,也在不断摸索完善中,孩子们吃得开心,家长放心,我们也很满足。”
■严抓食品采购,落实陪餐制度
中午12时,下课铃声准时响起,中山市第一中学初中部饭堂早已准备就绪,不一会儿,学生们鱼贯而入,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与学校负责人也跟着加入了“打饭”队伍。
据悉,中山市第一中学饭堂一直保持自营,实行校领导陪餐已有10年。“每天都有学校行政轮值随同学生就餐,并做好陪餐记录,家长也可以提前预约进校陪餐。”该校副校长万杰介绍,陪餐人员就餐后,须扫描墙上二维码,上传饭菜图片,对食品外观、口味、质量等进行评分评价,并对食堂卫生环境、从业人员情况进行监督,同时收集反馈学生意见。
记者留意到,饭堂墙上不仅张贴有陪餐制度、卫生制度、膳食委员会名单、食材价格公示等信息,还有食材验收岗位信息。“我们要求食品管理员严格执行验收标准,对食材外观、温度、规格做好质检,验收时向供应商索证索票,并做好记录。”万杰介绍。
接下来,市市场监管局还将持续开展春季学期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对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落实全覆盖检查,深入推动校园食品安全综合治理。
本报记者 黄靖怡 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