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红
■多个“住改工”项目开工建设
据了解,南头镇107亩“住改工”地块引入的两个制造业项目合计投资约4.3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新增近7亿元。
眼下,南头镇的土地开发强度超过80%,要实现制造业当家,唯有通过“工改”拓展产业空间。2022年8月,南头镇党委、政府放弃直接出让这块位于滘心社区的镇属土地,通过推动南头城建公司参与“工改”,着手启动该地块的“住改工”工作。
由于地块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局部地块有“重证”问题,因此,既要解决这一历史问题,又要进行解除闲置、转功能、土地收储等工作。如何统筹推进,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这一工作,南头镇相关部门感到问题比较复杂,一时找不到切入点。
在南头镇工改专班将问题反馈给中山市工改指挥部后,指挥部协调了中山市自然资源局相关科室、中山市土储中心及中山市自然资源局第三分局对项目进行“会诊”,厘清了工作思路和解决路径。最终,该项目比原计划至少缩短了3个月时间完成签订收储协议。
6月25日,项目动工。受让地块、启动项目建设的中山市海宝精密五金有限公司与中山市合硕高品电器有限公司,均扎根南头镇多年,是南头镇的重点工业企业。
与此同时,在三乡镇,多宗用地权利人已主动申请由居住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数十宗新增出让用地由其他功能调整为工业用地,为当地龙头企业解决了多年用地难题。
在古镇镇,300余亩住宅地已向工业用地调整并完成首宗供地,眼下,首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中山出台“住改工”保障政策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离不开产业用地保障。2023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拓展产业空间,鼓励商业、住宅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今年上半年,中山在保障产业用地、促进制造业当家方面,动作连连。
3月,中山先是从规划层面推动超5500亩用地功能从居住用途调整为产业用途,其中,翠亨新区、岐江新城作为中山两个驱动核心,预计增加超5000亩产业用地。
4月,中山市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支持商业、住宅用地改变土地用途为工业用地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过多种鼓励政策,支持商业、住宅用地变更为工业用地,进一步拓展中山产业发展空间,强化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通知》明确,对符合规划要求或可规划调整情形用地,且权属清晰、无争议,具备基本的开发条件的商业、住宅用地(公开出让用地除外),权属人申请改变土地用途为工业用地的,可享受多种优惠政策。
当前,中山正持续深入推进制造业当家,探索支持制造业当家的资源要素配置机制,聚焦产业用地的有效补充途径,从有限的空间中最大限度挖掘产业空间,强化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助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方面,坚持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存量用地功能转变,引导推进“住改工”进一步夯实制造业当家的基础保障,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区域。
另一方面,在市镇两级政府的大力号召下,产权人积极与属地政府招商部门进行对接,在初步落实产业落地意向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将名下住宅用地改为工业用地,进一步释放产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