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SHAN PICTORIAL
2025年01 08 甲辰年十二月初九 有奖新闻热线:88881111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主管: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 主办:中山日报社 发行范围:海内外

城事|一图一故事,《我的万人行》

作者:詹琪琳 时间:2023-02-21 14:44:26

2023年春节,翻开了一本新鲜出炉的《我的万人行》,主编是吕伟雄、郑集思。他们一位是曾经的中山市副市长,一位是原中山市文广新局局长。


《我的万人行》 主编 吕伟雄 郑集思

书的扉页有一小规格的折叠页,拉开即是一条长长的时间轴:1988—2022中山慈善万人行35年的时间之河。每一年“万人行”的时间、地点、主题、善款数目以及一张场面与人的图片,沿着时间轴清晰地列于眼前,一座城市的足迹、经历、表情、性格,大致可见。

一个城市的博爱底蕴

慈善万人行,这场持续在百花盛开的春节举行的仪式,显现出中山这座城市的底蕴无疑是—―博爱。它来自于孙中山。从1925年起这个地方就叫“中山”,接近百年。当一个人成了一个城市,这城市必然会是那个人的思想性格。“大仁博爱而无私”,古典的“博爱”,随着血脉缓缓流传。


1995年中山慈善万人行,主题是筹建博爱医院,当年筹得善款3336万元。(供图|中山市红十字会)


1988年敬老万人行向社会招募了中山首批义工,图为其中的学生义工结束了一天的小旗义卖,在市博物馆前留影。(供图|中山市图片社)

所以,这个地方可以经年搞一场全民参与的仪式。细读《我的万人行》,会知道关于这场仪式的点滴细节,在35年中参与其中的每一个“我”的故事,更多是趣事。

原来,慈善万人行缘起于1987年底中山县文化局一个艺术小分队的一场敬老活动。大家在看望孤寡老人后产生怜助之情,负责人欧白石提议借鉴香港“百万行”民间慈善活动,在中山开展“万人行”敬老慈善活动,同时中山诸多民间艺术一同巡游展演。这个想法由当时的副市长吕伟雄支持推动,旋即于1988年2月15日临近新春的腊月廿八日晚上在烟墩山脚下实现——岐江桥头起步,上万人走过中山最有味道的孙文西路、孙文中路,到孙中山纪念堂为止。

这一年,正好是中山升格为地级市。新生的中山市以这种“敬孝、博爱、友善”的姿态出现在1988年的春天。

博爱,自由,公正

所以“万人行”

本书主编之一郑集思最为感慨的是“万人行”精神,它继承于孙中山先生的“博爱”之志。一说到做善事,行善举,全市人民倾力支持。当年从标志设计、主题歌创作、服装企赶制小旗、音响企业借出千万价值音响、吕伟雄副市长在筹款晚会上连吃30块沙溪扣肉筹善款30万元、中山首批义工的诞生……正如马中设计的“万人行”标志:“万人行”精神是一朵火,热烈、燃烧;是连结的爱心;是代表中山的“山”,象征力量。


1988年2月15日,中山敬老万人行在岐江桥头的起步仪式,这一年,中山升格为地级市。


1989年2月12日正月初七,第二届中山慈善万人行主会场,西区人行天桥。


1989年第二届中山慈善万人行首辆花车亮相。这届“万人行”筹得善款72万元。


1990年“万人行”上的起湾金龙,背景是孙中山纪念堂。(供图|中山市档案馆)


1988年“万人行”,起湾金龙从富华道快速冲过岐江桥,寓意“猛龙过江”。(供图|邱少坚)


1988年首届“万人行”,在孙文路上观看巡游的群众。(供图丨中山市图片社)


学生志愿者在街头为“万人行”筹款,摄于2017年。(供图丨梁景俊)

“‘慈善万人行’应运而生。”郑集思说,“先是中山人的文化基因与文化自觉,再到遇上改革开放之初,决策者的眼光,海外侨胞的响应,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精神——公正,善款使用规范。此外,捐赠企业巡游展示是作为受益者对施与者的答谢仪式。”

“这些都是‘慈善万人行’能产生在中山及其长久之道。”郑集思说,“今年是‘万人行’第36年,我们编辑这本书作为献给它的礼物。真诚希望薪火传承,让它走向40年、50年直到100年乃至更远!”

如此看来,博爱、自由、公正,是中山慈善万人行形成与持续的条件,同时惊觉此中哪一样不是孙中山的精神遗产?

孙文路上一段“救死扶伤”之志

在“慈善万人行”每年的主题里,出现得最多的是“博爱”,例如“欢乐祥和满中山 人道博爱暖人间”(2002)。35年的主题中,“博爱”一词总共出现过18次。其次出现最多的是“救死扶伤”,共6次。最早出现在1989年第二届“万人行”,其主题是“救死扶伤 扶危济困 敬老助残 助人为乐”,已经表达非常完整的“红十字”精神——人道、博爱、奉献。这点尤为动人。

说到“救死扶伤”,翻看《我的万人行》,留意到第二章里有“万人行”参与者黄丹平的投稿,大图是中山市人民医院方队在孙文路巡游,其余小图有白衣天使在巡游队伍里的各种神态。黄丹平的文字这样写道:“最近十年,我都代表中山市医学会参加科协的万人行方队。每次集结后,我总是习惯先去寻找医疗方队,见见老朋友道句祝福话……我希望医疗方队能从医院出发,到孙文路走走看看。因为孙文路不仅仅是‘万人行’最初的行走路径,它还有不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史迹——有孙中山先生早年创立的中西药局,有中山县人民医院初创的旧址,原中山百货大楼就是当年的产科门诊和留医部,如今的市博物馆中那个楼就是上世纪30年代由爱国华侨萧悔尘创建的侨立医院,1951年到1959年间它曾作为人民医院的住院部。这些,和已有三十多年历史的‘万人行’一样,铭记和传承的都是无疆的大爱啊!”文字简朴,却像在细细抹去镜面的灰尘,让今天的读者清晰照见。

边走边想:你的子孙回来了!

翻后几页又见一篇文字心声《有爱的城市就是不一样》,口述者是祖籍中山三乡的瑞典归侨柳嘉苹:“我与中山慈善万人行结缘,源于在中山与孙中山先生的亲属孙必胜先生的相识。2006年,在中山市侨联的组织下,我首次参加了中山慈善万人行巡游活动。第一次参与万人行巡游,心情非常的兴奋,手持小旗子,胸前贴着起步证,走在美丽的兴中道上,与万人同行,与博爱同行!一边走,心里一边在想,我要告诉在天上的祖上,你的子孙回来了,为家乡的慈善事业做了点滴的贡献……很多亲朋好友问我,为什么欧洲的优美风光和良好的居住环境没能留住你,你却选择驻脚中山?我说,可能是因为中山这个城市的博爱文化把我‘锁住’了,我在这里住得很舒服很开心,有爱的城市就是不一样。”文字旁的图片是柳嘉苹在“万人行”巡游队伍中,笑容如若手捧的向日葵花束。正如柳嘉苹所说,博爱之心已化作中山的城市形象,所谓的“相由心生”,城市的样貌同样可以如此来辨别。

本书中,陈锦昌老先生亦有一段“万人行”主题歌词曲创作的忆述,《慈善万人行之歌》是由文石耳作曲,陈锦昌填词,凭歌表达善心,陈锦昌回忆:“我反复构思之后,决定以‘行’作为歌曲的基调,以中山人粤韵的语音行腔……”一句“行行脚印,似鲜花朵朵”已传唱经年,其画面感十足,传达出中山慈善万人行三十多个年头的风华,是时间的玫瑰。


残奥会冠军梁贵华(前排右三)在中山市(2013)慈善万人行队伍中。(供图|中山市档案馆)


中山慈善万人行义演晚会上,中山市红十字会20条捐款热线忙碌接听。(供图|中山市红十字会)


中山市(2017)慈善万人行在中山兴中体育场的起步仪式,“万人行”举办到第30届。当年筹集善款10130.33万元。图为太极、武术表演队伍。(供图|高隽)


编辑 文智诚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