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SHAN PICTORIAL
2025年01 08 甲辰年十二月初九 有奖新闻热线:88881111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主管: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 主办:中山日报社 发行范围:海内外

城事|华侨公园:重拾一片旧时光

作者:米朵 时间:2024-04-22 15:04:47

2024年1月28日,中山市华侨公园主园区对外开放。作为第一批访客——我,故地重游,脑海中不由闪过一幕幕回忆。

公园一般的颐老院

那是20世纪80年代,我还是幼儿园的娃娃,最期盼的日子便是周末—―不是因为能去公园或游乐场玩耍,而是可以跟着妈妈去值班。我坐在她的自行车后座,驶过两旁是芒草或田埂的坎坷土路,最终抵达一片覆盖着黄色琉璃瓦的园林建筑群。


华灯初上的中山市华侨公园。 ( 摄影|彭磊铿 )

大人们称它为“中山市颐老院”,但在我眼中,它和公园没什么两样——古香古色的建筑,错落于林木花圃间,其中有一座黄鹤楼模样的“五层楼”,矗立在装饰着仙鹤与假山的水池后。大院的后方,还藏着一个人工湖,碧波如镜,绿影婆娑。但我是最惧怕去那里的,因为柳树上常坠着黑色的小毛毛虫。

当妈妈忙碌的时候,我则一个人在“五层楼”里活动。二楼有新奇的电动按摩椅;三楼是书画展厅,空气中弥散着翰墨与木头的清香。有时,楼底下会遇见菊花会,千娇百媚,芬芳沁人。有时,和我年纪相仿的孩子们会来这里唱歌、跳舞、演奏,慰问老寿星们。

有时,妈妈需要值夜班,我便陪她在那里的宿舍过夜。

1986年,中山市首家大型园林式社会福利事业单位——中山颐老院建成,离不开香港中山侨商会、港澳乡亲、海外侨胞和中山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心捐建。其中,香港中山侨商会捐出了110万元港币,居于捐款名单之首。除了集体捐款外,一些商会成员还以个人名义捐赠。


2008年8月13日,中山颐老院鸟瞰。 ( 摄影|魏秀菊 )

“我当时每月工资才57元,后来成为统战部副部长,提了两级,72元。”2023年4月13日,白发苍苍的萧养根与我谈到了这笔巨款的来之不易。中山市颐老院,也成为当时接待侨胞外宾的重要场所。

“原来的树都很小,现在它们都长大了。”在中山颐老院即将动工改建为华侨公园时,萧养根也特意跟着我故地重游了一番,他颇为感慨。从礼英亭、承章亭、百岁坊、健康楼(如今改名为月华楼),到湖边的得胜肖卿亭,这里的每一处建筑,都铭记着港澳同胞与海外华侨的一份心意。它们的名字由来,就藏在《中山市颐老院一周年纪念册》的捐款人芳名录中。

修旧如旧“微改造”

2011年,由于设施、设备老化严重,原市颐老院集体搬迁至华宇乐颐养院,原有建筑空置。2024年1月28日,当我们重新走进院内,不由惊喜。占地面积约46000平方米的华侨公园内,原有文化和园林资源得以保存和延续。与10个月前相比,经过微改造的侨捐建筑不仅“修旧如旧”,还重新容光焕发。

“五层楼”洗去铅华,经过加固补强,精心修缮,成为风韵犹存的“侨心楼”,据悉,这是本次修缮改造中最耗费心力的项目。假山水池中的仙鹤“幻化”为青翠欲滴的树木。


人工湖的亲水景观和园林景观是本次华侨公园改造的重点项目。 ( 摄影|彭磊铿 )


园内雕塑呈现“望夫归”的侨乡经典场景。 ( 摄影|文波 )


游子回归主题雕塑。 ( 摄影|文波 )


石板壁刻。 ( 摄影|文波 )


中山市华侨公园入口。 ( 摄影|彭磊铿 )


临近起湾道的老人宿舍,被新建的“文华坊”所取代。 ( 摄影|彭磊铿 )


修缮一新的大门。 ( 摄影|彭磊铿 )


百岁坊。 ( 摄影|彭磊铿 )

临近起湾道的老人宿舍,被新建的“文华坊”所取代,通过水池台阶和坡度草坪组成开放式入口,邀请路人进内,又有所遮挡,不至于让园内景观一览无遗。建筑形似白色积木,造型风格现代简约,虽排列组合较为密集,但仍小心翼翼地为其中的树木留出了生长空间。据建设者透露,目前能看到的每一处建筑和园建步道,均是在尊重原绿植和地形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施工,难度不小。

原来的健康楼也被加固改建为与文华坊风格一致的现代建筑“月华楼”。陶瓷砖为它穿上若隐若现的外衣,加建的亲水平台和楼梯,使其更为时尚实用。在它前面,名为“春华园”的单层场馆拔地而起。

人工湖的亲水景观和园林景观也是本次华侨公园工程的重点。目前已显现出树林广场、棕榈林广场、观景彩虹桥等多处景点,同时在改造中运用“海绵城市”理念打造和谐发展的人文生态环境,侨韵绵长。百岁坊旁新增了取名“故乡水” 的水井小装置,寓意饮水思源。树林广场内,一度在岐江河畔东堤公园消失的 “游子回归”主题雕塑也回归公众视线,令人惊喜。它们出自中山雕塑家刘大邦的团队。在趟栊门前守候的母亲与媳妇,与站在船头乘风破浪的游子遥遥相对,是侨乡“盼夫归”的生活情景再现。

夜晚时分,华灯初上,被灯带点亮的华侨公园建筑宛如琼楼玉宇。

“小时候,我不知道在这里睡过多少次。”我牵着孩子的手对她说,她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大树静默无言。遗憾的是,为我讲述华侨公园前半生的萧养根先生,在开园之前便仙逝了。这一次,换我与稚儿细说当年,往事未如烟。


编辑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向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