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SHAN PICTORIAL
2024年12 05 甲辰年十一月初五 有奖新闻热线:88881111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主管: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 主办:中山日报社 发行范围:海内外

人物|森林医生:写出一部部“防虫秘笈”

作者:李红 时间:2024-04-23 09:21:08

在中山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高级工程师陈志云的办公桌上,一本花花绿绿的《中山市林业有害生物图鉴》总是很自然吸引来访者的目光。封面上五颜六色的昆虫和花朵,看上去十分美丽,让人无法联想到“有害”二字,但正是这些“美丽的危险物”让陈志云和同事寻找种种办法与它们较量。编撰这本图鉴的他们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森林医生”。


陈志云在显微镜前观察病虫害相关标本。(摄影丨文波)

当“森林医生”21年,陈志云爬遍了中山大大小小的山头,走过了许多别人不走的山路。一半时间攀行在野外,一半时间埋头实验室和办公室,他享受这样的工作,更为一分付出一分绿而骄傲。

3月21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森林日;3月4月间,百花盛开,绿意盎然,人们植树成林。本刊记者带读者走进中山“森林医生”的世界,看一看他们如何维护森林世界的健康繁茂。

先辨树再辨症:弹指一挥,虫子现形

中山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以下简称“防检站”)坐落在中山树木园,这里是国内首个按照植物系统进化顺序布局的公园,共收集、引种各类标本树种超4万株,是天然的植物“观察室”。

前两日,防检站门口的两棵人面子因为受咖啡皱胸天牛幼虫钻蛀危害,刚被转移走进行处理,如今这里已经新种上了红花风铃木。“这种虫比较‘狡猾’,从树的外皮是看不到的,存活于树皮之下,我们只能通过它排出的木屑和粪便来分辨。如果敲击有空洞声,就可以挖到。”陈志云说咖啡皱胸天牛目前并没有特别好的根治办法,只能通过“天敌防治”来进行控制,但好在发生规模一般不大,防治压力也较小。

行走在树木园,陈志云一眼就能看到几棵小垂叶榕有生虫的迹象。他扒开一个月牙形卷曲的叶子,果然,叶子中心躺着几条细小的蠕虫,“这是榕母管蓟马。”

为什么一眼就能“捕捉”虫子?陈志云说主要靠经验。“森林医生”观察树一般是两步,先辨树再辨症,什么树一般会生什么病虫,什么病虫一般带来什么症状,他们心里装着一本清清楚楚的“病历本”。

根据《中山市林业有害生物图鉴》标识,榕母管蓟马一般生在细叶榕、垂叶榕、榕树、人面子等树木上。“我们首先判断这个是垂叶榕,然后看到叶子发紫,卷成饺子形状,且有枯萎现象,就知道一定是对应的榕母管蓟马。”陈志云如数家珍。

而在《中山市林业有害生物图鉴》的榕母管蓟马“危害症状”中,写的正是“成、若虫锉吸榕树嫩叶和幼芽的汁液,造成大小不一的紫红褐色斑点,芽梢凋萎,叶片沿中脉向正面折叠,形成饺子状的虫瘿”。

陈志云随时脱口而出的“树”和“症”不但被详细地收进了《中山市林业有害生物图鉴》,也被直观地做成了标本。在防检站的标本室,数十种“病虫”和对应的植物标本清晰地呈现着植物的病虫害世界。“就像人类医生研究人体的病毒和细菌一样,我们研究的是危害树木的生物和防治办法。”陈志云觉得用人类医生类比,可以清晰地解释“森林医生”的工作。

通过标本也能知道,有些虫子小到肉眼根本看不见,却也在无声地腐蚀着树木的健康。陈志云和同事借助显微镜依然能够捕捉到这些虫子的形状,将它们记录在册。

“森林医生”不捉虫,只保障不成害不成灾

看到有树生虫了,是不是都需要“森林医生”紧急处理?陈志云说并非如此。

“树生虫并不少见,病虫害防治的原则是有虫不成灾。”陈志云举例说,那几棵垂叶榕上的虫子,通过管养单位定期的防病虫害养护,一般来说都会很快处理掉。而且从现场来看,也仅是零星发生,不具备成片成规模的条件。

陈志云解释,他和同事最核心的工作其实是“技术输出”,通过指导镇街林业部门做好日常工作,来避免森林发生成规模的病虫害或疫情。如在病虫害常发地设置监测设备和捕捉设备,帮助判断病虫害种类和数量等。“眼下最重头的一项工作是参与统防统治松材线虫病行动,到明年底要达到疫点镇、发生面积和死树数量三下降。”陈志云介绍。


作为“森林医生”,陈志云(左)和同事不时巡查林木,及时发现各类病虫害问题。(摄影丨文波)


防检站站长李东文展示“病虫”和对应的植物标本。(摄影丨文波)


广东中山黄圃省级地质公园的松材线虫疫点被成功拔除,1000多棵马尾松变成公园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线,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往观赏。(摄影丨文波)


在防检站的标本室,数十种“病虫”和对应的植物标本清晰地呈现着植物的病虫害世界。(摄影丨文波)

去年,广东中山黄圃省级地质公园的松材线虫疫点被成功拔除,1000多棵马尾松变成公园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线,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往观赏。而在这背后,是陈志云和同事长达近三年的专项防治。“指导一线人员逐棵检查,及时进行药物干预和留存,坚持了两年多,终于在去年成功拔除疫情,松树林全部返绿。”陈志云开玩笑说,从前生病的松树看上去发红,不知情的游客以为是特别的风景,其实那是松材线虫病侵染导致松树死亡的现象。

“其实,前几年开始推行的林分优化对病虫害防治也有很大的帮助。”防检站站长李东文介绍,不同树种之间的病虫害多数不相通,通过将单一树种优化成多树种,相当于构建了多条病虫害隔离带,防止病虫害进一步扩散。从前,中山发生过的松突圆蚧就是因为成片马尾松树种太过单一造成的,林分优化后就基本没有了。在中山森林的树种选择和林分提升上,“森林医生”会从病虫害防治角度给出专业意见。

从实验室到林间地头,写出一部部防虫“秘笈”

最近,三角镇向防检站发来技术“求助”,属地樟树疑似发生病虫害侵袭。

陈志云和同事前往检查,发现工作人员误将秋枫认成了樟树,所以病虫害也不是他们认为的樟树病害,而是秋枫上常会发现的“灰同缘小叶蝉”。“这种虫子危害叶片,像蝉一样把口器刺进叶片里面取食汁液,导致叶片变黄脱落。”陈志云解释,虽然症状看上去好像很严重,但其实有成熟的“治疗”办法。

去年11月,陈志云和同事撰写的《灰同缘小叶蝉防治技术规程》获批成为中山市地方标准,里面详细呈列了灰同缘小叶蝉的调查方法、危害程度、成灾标准以及防治办法等。“每年3月或4月初根部使用‘一灌树无虫’100毫升兑水300千克进行灌根预防,虫害发生时,使用‘暴蚜珍’或‘叶虫净’200毫升兑水300千克进行叶面喷雾。”防治标准成为中山控制灰同缘小叶蝉的指导手册。

多年前,陈志云和同事还成功阻击过另外一种叫做“油茶尺蠖”的病虫害,也推出了《油茶尺蠖防治技术规程》,前年出了修订版。“油茶尺蠖是杂食性害虫,危害多个本土造林阔叶树种。主要取食树木叶片,危害严重时整片林地树叶全被吃光,形同‘火烧’。”陈志云和同事针对油茶尺蠖的生物学特征展开了一系列的防治研究,从室内药剂实验到林间实验,最终在喷烟、喷粉、喷雾等不同方式中总结出了林间喷粉的防治路线,效率最高且最经济。

“效果非常好,现在森林中的油茶尺蠖害虫数量已经很少了,森林中的鸟儿都变多了。”李东文感叹。

防虫“秘笈”中还有《橙带蓝尺蛾防治规程》,同样是在无数次的实验和林间地头中总结出来,并得到推广应用。每一部防治规程,陈志云和同事都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但只要“效果好”,他又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外来入侵植物攀附中解救窒息的树木

在几年前,陈志云和同事的工作还被称为“病虫害防治”,如今被扩大为“有害生物防治”,扩大的部分中最为植物爱好者和小朋友关注的便是外来入侵植物。“所谓外来入侵,其实是有严格定义的,也是有名录的,并不是说外来的就一定是入侵的,而是传播对当地生态达到危害才会被称为入侵。”陈志云解释。

《中山市林业有害生物图鉴》封面上漂亮的紫色五爪金龙属于外来入侵,但并不是陈志云和同事关注的重点,一般来说,发现一处清除一处即可。真正让他们花费力气的是开着白色小花的薇甘菊,这种以“一分钟一英里”传播速度到处飘散传播的植物,所到之处便会紧紧覆盖在树木上,让树木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薇甘菊的日常防治丝毫不能放松,一旦生长起来,很快就会窜一大片。”陈志云说。

中山很多市民现在都知道了薇甘菊和五爪金龙是外来入侵植物,有的平日里看见了会向林业部门报告。陈志云觉得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全民共建绿美生态的好氛围。


编辑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向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