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市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提速,全市师生的信息化素养提升也摆上重要日程。据介绍,在培养学生信息化素养方面,我市以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建设为抓手,构建了“1+2”信息科技课程体系。其中“1”指必修课程,“2”指创客创作类课程和编程思维人工智能类课程。必修课依托课标、教材,聚焦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大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善上网、懂规划、精算法、能编程、会创作、乐分享、重安全,使全体学生信息素养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学生能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有效地进行各学科的学习。全市小学3-6年级、初中7-9年级,每周都开设1节信息技术课,高一年级则每周开设2节信息技术课,开课率100%。
我市在普及信息技术课的同时,大力推进信息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融项目学习、STEM理念于一体,结合网络学习平台、线上线下整合,变革学习方式,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支架。另一方面,软硬结合、虚实融合,既培养学生畅想创作的思维,也培养学生动手造物的能力。据介绍,我市历来高度重视信息学竞赛学生梯队搭建及教练团队的建设,信息学竞赛成绩一直领跑全省乃至全国,已连续27年在广东省信息学竞赛中名列前三甲,近20年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联赛(NOIP)中有17次全省第一、3次第二,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市信息学比赛中已有105名学生入选广东队,40人入选全国集训队,其中4人入选国家队,占比例超过全省入选国家队仅7人的“半壁江山”。据了解,入选国家队的学生分别是中山纪念中学学生陈启峰、杨家齐和高嘉煊,以及中山市一中学生冯齐纬。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学生信息学比赛各类获奖、免试保送或自主招生进入名牌大学的数量与质量长期居全省第一。中山信息学品牌优势凸显,享誉全国,涌现出中山纪念中学、中山一中、中山市三鑫学校、中山市纪雅学校、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石岐中心小学、中山市实验小学等一大批信息学和信息科技教育强校,培养出以宋新波(中山纪念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中山市“英才计划”特聘人才、国际金牌教练)、熊超(中山纪念中学副主任、全国金牌教练)、沈楚炎(中山一中副主任、全国金牌教练)等为代表的近百位中山市信息学优秀教练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