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4版:论丛 新闻列表
~~~——
~~~——
~~~——
~~~——

 
2023年05 22
癸卯年四月初四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4版 2023年05月22日 论丛 扩展 收缩 默认

以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山样板
  梁士伦

  2023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明确要求广东要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赋予广东新的使命任务,为中山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山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凝心聚力,谋深做实事关中山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工作,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中山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中山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是全国唯一一个以伟人命名的地级市,拥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深中通道即将建成,作为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支撑点的战略地位凸显;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制造业门类较为齐全,产业集群化发展特征鲜明;城乡融合水平较高,社会治理和谐,入选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连续六次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多年保持全省最低;自然生态本底优良,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为全省首个获得中国气候宜居市的地级市。中山要切实把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到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总抓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独特优势、彰显中山特色、打造示范样板,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中山贡献。

  一是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山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强调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做实,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中山要充分发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和地处大湾区几何中心的独特区位优势,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精神,以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为牵引,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重点领域谋划创造性引领型改革,紧密对接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台,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展现中山作为。

  二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现代化建设积蓄强劲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中山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和深中合作创新区、中山科技创新园建设,加强与广深港澳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对接,协同构建“广深港澳研发+中山孵化产业化”区域创新体系。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把握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的重大机遇,一体推进教育强市、科技强市、人才强市建设,集聚高水平科教人才院所等创新要素,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三是坚持工业立市、制造业强市不动摇,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底盘”和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实体经济是重要支撑。中山要充分发挥制造业基础扎实、产业集群化发展等优势,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坚定工业立市、制造业强市不动摇,全力以赴扩大工业投资,在稳住具有比较优势制造产业基本盘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优化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革等多管齐下,全力支持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半导体、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强链补链优链拓链,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四是大力推动城乡建设现代化,打造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山样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中山要深入实施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化市直管镇体制改革,探索片区统筹发展,做大做强镇域经济,打造内通外联的交通体系,改善提升城镇面貌,加快建设绿美中山。集聚优势资源做强城市中心,推动城市格局优化拓展、资源要素优化整合,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探索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走出一条具有中山特色的高质量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五是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典范城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主题教育是今年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强调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山要围绕开展好主题教育的重要要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工作全过程,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对党忠诚、站稳人民立场上下功夫,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党建工作深入化、特色化和常态化,做细做实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以精准“小网格”撬动社会“大治理”,加快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作者系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经贸学院教授、中山市经济研究院院长)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