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8版:作品 新闻列表
~~~——
~~~——
~~~——
~~~——
~~~——
~~~——

 
2024年07 19
甲辰年六月十四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8版 2024年07月19日 作品 扩展 收缩 默认

墙角的老风箱
  ◎高卫国

  一个风箱蹲坐在灶台的一侧,祖母坐在小板凳上,一只手往灶膛里添柴,另一只手紧握风箱的把手前后推拉,厨房里便传来了“呱嗒呱嗒”的歌谣声。

  外面的烟囱上袅袅炊烟升腾,屋内一会儿就被饭菜的香气填满。早些年,饭菜烧得快都归功于那个蹲坐在地上的风箱,风箱有助燃的功效,灶膛内的火在有节奏的风吹中烧得越来越旺。

  一个小小的风箱身上藏着先民的智慧,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就有关于风箱的记载:“风箱安置墙背,合两三人力,带拽透管通风。”这本典籍里记载的风箱应该是冶炼加工时用的大风箱,故而需要合两三人之力才能拽动。

  家用风箱算是厨房里的大物件儿,长约一米,宽一尺,由木箱、木板活塞、拉柄、活门、进出气孔等组件构成。“呱嗒”声就是前后活门闭合时,奏响的乐声。为了方便使用,在风箱的正上方压一块和风箱顶面大小合适的水泥板,这样推拉时风箱显得稳定,不会来回晃荡。

  奶奶系着碎花围裙在厨房里忙活,我听到风箱的声响,快步跑过去帮着奶奶拉风箱,灶膛里闪烁的火苗映照出奶奶脸上的皱纹。火烧旺以后,奶奶往灶膛里添加的都是硬柴,不一会儿蒸笼就冒气了,等到馒头快要蒸熟的时候,奶奶拿出几个红薯放在灶膛的熟火之下,我知道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烤红薯了。

  小时候,我总感觉风箱这个物件儿特别神奇,一个木制的箱子居然可以将无形的风聚拢,似乎里面装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风。因为好奇,我常常主动跑到厨房去拉风箱,虽然拉完之后双臂酸麻,然而快乐不减,等到下次做饭时我仍然会冲进厨房抢着拉风箱。

  拉风箱不能用力过猛也不能太快,一下一下有节奏地推拉,这样火烧得均匀,若是刚刚生着火时,拉得过快过猛火就会被吹灭。生火时先用麦秸、玉米秆等弱柴引火,火烧旺以后再添加硬柴,灶膛填满硬柴后,风箱声便不间断地从厨房内传了出来。

  饸饹面常常是几家合在一起做,这时候风箱一刻也不得歇息,大锅上架着一个高大的河漏床,锅内的水花翻滚,在等待饸饹面下锅,风箱的呱嗒声持续传来,火越烧越旺,不一会儿筋道的饸饹面就可以出锅了。

  我在大街的合作社门口见过一个大号的风箱。傍晚时分,从外地赶过来三个铁匠,他们在合作社门口摆开阵势,一个大号风箱呼呼作响,炉子内的火舌舔着铁器的身躯,过了一会儿烧得红彤彤的铁器被铁钳夹起,放在了铁案上,徒弟抡大锤,师傅操小锤,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飘荡在村庄的上空。大号的风箱、打铁的声响,都有很强的吸引力,我和小伙伴们常常在放学后,围在铁匠的四周注目观看,迟迟也不愿意回家。

  收秋以后,崩爆米花的老汉会来到合作社门口,老汉带着老式火炉、葫芦形压力锅、麻袋和一个小型的风箱。傍晚时分,我放学后走到合作社门口驻足观看,只见炉火上架着黑乎乎的爆米花机,老汉一边拉着风箱一边摇转爆米花机,随着“嘭”的一声巨响,一团白烟升腾而起,热腾腾香喷喷的爆米花便装满了麻袋。

  这些年,城市生活日新月异,乡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风箱先是被鼓风机取代,后来被煤气灶和电磁炉取代,要不了多久天然气也将走进乡村的千家万户。

  风箱完成了自身的使命,一转身隐退到生活主场的幕布之后,我家的那个老风箱也怯生生地蜷缩在杂物间的角落里,早些年乡下袅袅炊烟的画面已定格在远去的时光中。

  其实,蹲坐在墙角的风箱并不落寞,她也和乡亲们一样,见证了乡村生活的变化,晨光熹微或者暮色苍茫的烧饭节点,她擦了一下眼睛,打量着如今用天然气做饭的场景,唇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