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4月底抵达工布江达县,如今4个多月时间,第十批中山援藏医疗队的10名医疗队员克服困难,已经完成54台手术,其中开展的一些手术填补了当地空白,创下多个第一。
本报记者 周映夏
■专家团队4个多月完成54台手术
中山市第十批援藏医疗队于4月24日进入西藏后,队员们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闷气促、头晕头疼、恶心呕吐等高原反应症状。在这种身体状态下,医疗队员第二天便参与救治了两名患者。第十批援藏医疗队队长、中山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专家曹彬记得,当时接到抢救室电话,有一位重症患者需要协助抢救,医疗队员陈智明与当地急诊医生曲桑立刻给患者做了详细的问诊及查体,经对症处理后,患者胸痛及背部放射疼痛明显好转。就在几位医疗队员准备回宿舍休息时,遇到一位61岁老人,当天因妇科疾病突然流血,医疗队员李艳虹一边吸氧气,一边为患者做检查,与值班妇科医生讨论病情,制定诊治方案。
进藏的第二个月,中山援藏医疗队员逐渐适应了高原环境,全身心投入医疗工作中。进藏的第三个月,援藏医疗队员已经完全适应高原生活,各自发挥自身特长,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据初步统计,进藏4个多月时间,第十批中山援藏医疗队的10名医疗队员已经完成各类手术54台,赢得当地医院同事和患者的称赞。
■多项“首例”,积极促进该院各专科快速发展
中山援藏专家开展多个“首例”助力当地妇产科水平不断提升。李艳虹医生到藏仅两个月余,带领团队开创多个首例,填补工布江达县多项技术空白:首例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首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首例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剔除、首例腹腔镜下宫外孕输卵管切除、首例应用baktri球囊宫腔填塞成功救治产后出血产妇。两个多月开展多例宫腔镜手术、剖宫产术,让当地医生掌握了宫腔镜、剖宫产基本操作技术。当地妇产科医生表示,很多以前没办法做的手术现在都可以做了,绝大多数患者也就选择留在县里手术,不用再转往上级医院。
曹彬在当地医院麻醉师杨倩、医师毛勤枢的通力合作下,成功开展了首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肝胆外科医生武玉强成功开展首例经胆囊管去除胆总管结石术。
第十批援藏医疗队4月底进藏,快速进入工作状态,深入开展医疗援助,医疗队员通过体检报告发现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在当地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多数需要手术治疗,但是绝大多数居民不够重视,症状严重时方来就诊,因此加强宣教至关重要。4个多月以来,经过第十批援藏医疗队的积极努力,促进了县人民医院各专科快速发展。援藏医疗队在严格把控医疗质量基础上,做好传帮带工作,同时继续积极推进开展新项目、新技术。
“虽然我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但是能帮助她们,哪怕是一点点,我就觉得是有价值的。”中山援藏专家李艳虹说,她充分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把先进的技术和技能留在这里,带领妇产科继续做好孕产妇救治的工作,推动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发展更上一个台阶,并力争在援藏期间提高工布江达县人民医院的妇科微创手术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为将来创“二甲”医院打下坚实的基础。
■医疗队员向家乡人民遥送祝福
医疗援藏,给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带来了健康,也逐步改善了一些生活习惯,作为儿科医生,中山援藏专家黄伟棠刚来到这里时,对自己最低的要求就是保证来就诊的以及即将出生的孩子健康。现在他的愿望除了最低要求以外,还希望改变当地孩子一出生就喂“糌粑”的习惯,因为纯淀粉的摄入不能保证孩子健康地成长。目前正在对村一级卫生人员进行反复强调,虽然改变习惯很难,但一直在努力。
“中秋节即将到了,大家肯定都想家,但既然来到这里,就是一种承诺,要对当地人民的健康负责,这是第十批援藏医疗队的使命。”黄伟棠说,在这里向中山市博爱医院依然在奋战的同事以及中山的家人说一句,谢谢你们的支持与理解,节日快乐!
中山市口腔医院何锐文表示,记得刚来时,听说县里的同胞想要得到规范的牙科治疗需要到一百多公里外的市区,这让作为口腔医生的他大为震撼,也让他深刻认识到自己来援藏的意义。他说,很喜欢藏族同胞的淳朴和率真,喜欢看到他们的笑容,援藏工作再苦再累也值得。中秋佳节马上要到了,希望家乡的亲友们节日快乐。
“援藏4月余,已经慢慢适应这边的气候与生活,这边地广人稀,到县城看病路途遥远,医疗环境与条件确实艰苦,特别是缺少医疗人才,我们希望在这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曹彬说,作为队长感谢各位队员对他的支持,中秋节大家还会在雪域高原坚守工作岗位,感谢家乡人民对医疗队员的支持和鼓励,感谢家人以及医院领导、同事的关心,大家一定会继续不忘初心,努力工作,守护好高原人民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