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钧钻 通讯员 冯培
■真心真意换取村民支持和理解
从上空俯瞰该片区,锈迹斑斑的锌铁棚像一块碍眼的胎记。曾经的渡头旧废品收购站是一排排低矮破旧锌铁棚,棚内棚外、路旁都堆满了大包小包收购回来的废品,杂乱无章。据介绍,该片区是由渡头经联社自2005年开发运营至今,零散出租给近20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主要从事废品收购、泡沫和纸品制造等行业。随着时间推移,不仅村集体收益未能跟上时代发展,且存在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铁棚超期限使用、消防间距不足等安全隐患。人居环境脏乱差、周边道路破损严重等问题也时常困扰着村民和基层干部。
“坦白说,这一片区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渡头经联社党总支部书记雷志维说,为推动产业提档升级、环境焕新提质,南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工改”破题,采用挂账收储的模式,完善用地手续同时,正准备“腾笼换鸟”。改造之初,一些村民对政策不了解,担心集体收益断档。“笼子腾空了,没有鸟飞进来可怎么办?”于是,南区街道组建由班子成员带领、多个部门和社区经联社人员共96人组成的32个工作队,到渡头经联社逐一入户走访730多户村民,面对面为群众答疑解惑,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工作。经过反复沟通协调,最终项目改造方案顺利通过了“四议两公开”。
“本来我不懂为什么要改,废品收购行业开了20几年,每年都带来租金分红。可听村委和工改干部给我们算了算账,搞改造的话,能招些好项目过来,村里收益有改善,环境也会变靓,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也会变多。”渡头村村民雷先生期盼地说,“更贴心的是,政府采用的‘供一拆一’的好办法,村集体承受的风险大大降低。”
■攻坚克难“一期”用地按时供应
村民的期盼很快成为现实。今年7月底,该项目中的约40亩地块通过招商引资成功签约,将建设成智能制造研发产业基地。新项目计划投资3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4.42亿元,年税收2208万元,比改造前分别提升约87倍和21倍。投产后,不仅为村集体带来可观的收入,还将助推南区街道城市形象显著升级,以优质产业和优美环境吸引更多人才集聚南区。
供地在即,是否能按期清拆同样考验南区的工改干部。好在改造启动之初,南区街道就打好“预防针”,召集承租商进行座谈,争取到全部近20家承租商的理解、认可与支持。从前期的半年一签,招商日渐成熟后的3个月一签,承租商全程予以配合支持。得益于这种弹性签约机制,拟供地块的承租商租赁期满时间仅晚于招商投资协议签订时间1个月。
为确保按期供地,南区街道更是自我加压、迎难而上,党政领导班子数次带队召开现场协调会,组建由街道相关职能部门、村经联社构成的工作组专项跟进、现场调度。仅仅用了1个月即完成拟供地块的清租清拆工作。截至9月20日,共计拆除16栋建筑物,约1.5万平方米,并得到了大部分原承租商的理解支持,表示愿意腾挪到南区其他区域依法依规生产。
“这个项目的成功推进,是‘工改’有助于实现多方共赢的最好例证。”南区街道工改专班有关负责人表示,自2022年初打响“工改”攻坚战至今,南区街道已累计拆除整理低效用地超1300亩,近50万平方米的高标准现代化工业厂房相继建成中,有效筑牢产业发展的“地基”。接下来,南区街道将继续推动“工改”、招商协同并进,充分用好“工改”地块资源,实现产业发展的扩容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