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闫莹莹 王帆
■持续加大教育资源供给
会议透露,2024年全市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扩容提质。完成17所幼儿园新改扩建,新增学位6120个,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3.21%,普惠园在园幼儿占比85.36%;新增4个省“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项目”;完成7所中小学新改扩建,增加学位6250个、宿位1376个;新增城乡教育共同体7个;设立首批13个镇街特教班,新增122个特教学位。
与此同时,全市办学水平稳步提升。5所学校通过“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督导评估,21所幼儿园通过“省规范化幼儿园”督导验收,11所幼儿园通过“市一级幼儿园”督导评估,6所幼儿园通过“市示范性幼儿园”(相当于省一级)督导评估;完成23所普通高中和178所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监测,启动全市幼儿园教育质量监测,组织开展“基础教育规范年”自查自评自纠工作;民办学校品牌提升计划稳步推进,评出年度五星级学校16所、四星级学校16所、三星级学校20所。
职业教育方面,中山职院、建斌职校、现代职校等职业院校与产业深度对接,建成17个产教融合平台,11个专业入选省“双精准”示范专业,首次举办深中职业院校同赛、深中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金奖4个、银奖3个、铜奖2个,位居全省前列;《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被市委改革办推荐申报“2024中国改革年度案例”。
会议明确,2025年,中山将持续加大公办资源供给,计划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5所增加学位1200个、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8所增加学位9000个,推动纪中综合楼、一中月山校区建成启用,加大高中学校建设。同时,大力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推动成立城乡教育共同体不少于12个,推进17个产教融合平台建设。
■借力全运会加速教体融合
2024年,中山校园体育与竞技体育实现了双线突破。全市中小学生体质优良率达74%,新增11所足球特色校,345人入围高中阶段高水平运动队;举办30多项次的市级中小学生体育竞赛,1万多名中小学生参赛,承办了中学生田径、跳绳锦标赛和击剑冠军赛等省级赛事;有序推进2025年省第十四届中运会承办筹备工作;中山体教融合做法在全省教育强省、体育强省工作会议上做经验介绍。
中山竞技体育事业在2024年更是迎来了里程碑式发展。中山籍运动员陈艺文、汪雪儿在巴黎奥运会上勇夺两金一铜,实现中山奥运金牌零的突破;中山纪念中学运动员代表国家队获得2024年世界青年攀岩锦标赛1金、2银;东升高中棒球队勇夺2024年全国青少年棒球锦标赛U8组冠军,实现该项目三连冠。
2025年,中山将以承办第十五届全运会部分赛事、第十四届省中学生运动会为契机,力争取得优异成绩。譬如,加快体校改革发展,加强市体校、后备人才训练示范校、联合办队3个运动队日常管理和训练效果监督评价;开展青少年体育强基行动,加强体育教练员队伍建设,做好运动员“尖子”工程和“冠军培养”方案;继续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落实每天校园体育2小时。
2025年,中山市教育体育局将持续深化集团化办学、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等改革,教育重点领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体育中考改革、中小学艺术素质测评、初中和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评价;加强教师和教练员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师德五分钟活动,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