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夏,恰逢我到翠亨新区工作一年。
这里是湾区滨海新城,也是孙中山先生故里,似初晨的朝阳,承风的春露,青青子衿,灼灼其华,承载中山在大湾区的重要发展战略,又在伟人希冀的历史视野中冉冉而升。
我常思索,时代的梦想汹涌如潮,在时势的滚滚浪涛中,个体的步履何其微渺,却又如那绵延不断溅起的浪花沫子,晶莹闪亮,如点点星光,托举着这座新城乘风破浪,直上星辰九霄。足音亦是微不足道的,但回首一年的时光,犹如眼下的灼热之夏,一样生机沸腾,热辣滚烫……
■左步稻香
来的时候,稻穗已挂满穗秆,却只是青壮,未到粒粒丰硕之时。
一座600余年的古村,石板路、青砖瓦、老祠堂皆在村腹安憩,古拙的模样未变,伶仃洋风雨无阻,香山人逐海追梦,似乎在它们惺忪睡眼开阖间,疍家民便迎来了广府、闽南、客家多地客人。方举赞、欧赓祥、孙锦芳、阮玲玉、方成等大师名流,似乎是昨天才离开,而文化交汇,眨眼便成了如今的幽幽老巷,只余下零散的足音跨过时光长河,在这些老建筑之间回响。
古木老屋,曲径通幽,火热的日光接天无尽,被葱郁的枝丫、稀疏的鸟鸣与朝天瓦檐碎落,我在曲折的小径一路随行,目睹一座古村落瞬间的晦明变换,光阴轮转。
不承想,600多岁的左步村因为稻田音乐节的嘻哈摇滚引领了一时的潮流。村外川流不息的车流,熙熙攘攘的游人挤满了村道,一片广袤的稻田,青黄不一的田埂坐着各色衣衫的来客,呼朋引伴,笑语盈盈,夏日下更显声色斑斓而氛围火热。
一片稻田,是乡土的浪漫。离家多年,以往出现在梦中的悠悠稻香是如此沁人心脾,彼时农家人对丰收的殷许化作游客的快活新奇。此时此刻,我方醒悟:乡村振兴并非春风一度,需要唤醒的,是潜藏于人们骨子中数千年的乡愁;需要发掘的,也是镌刻在其生命基因中的土地情结。
左步,带来的是一片稻田,又不只是一片稻田。
■崖口晚风
这里广告语是如此撩人心绪——“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崖口”!
来到崖口,迎接你的便是夹岸盈满的海风以及一眼望不到边的各类移动商铺。退潮后的水线有些瘦削,沿岸的抛石区暴露,长满细密的贝壳,俯瞰之下,犹如新翻的一片黑土地。在这沃土上,牧海而居的崖口村入选全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农文旅融合景象欣欣向荣。
临近傍晚,夏日的余温犹重,绚丽的晚霞为漫长的夏昼拉下缤纷的帷幕,埠头泊满了靠岸的渔船,潮水退下后,滩渚上便成了一众跳跳鱼的乐土,它们以鱼鳍为足,身影化作一条条黑线来回穿梭……
堤岸有多长,堤围上的餐凳、沙滩伞便有多长,人声鼎沸,盖过此刻的晚风。四野的夜色似乎也被削减了浓稠,被堤岸的灯光推远。
在我看来,崖口的晚风是可以装进兜里、揣进袋里,是可以带走的,而带走崖口晚风的同时,这里的集市、美食、民宿等等,也将糅合进晚风之中,带着崖口的体温,化作兴尽而归的旅途。
■桥见未来
深中通道正式开通的前夕,公司全员来到海边东堤做环境整治提升支援,历经几日大雨,需穿过一片泥泞的草坪,夏日炎炎而东堤漫漫,洋流卷着的杂物废品被大家不断清理运走。
深中通道高耸的桥墩,蜿蜒如同巨龙盘旋的桥身以及犹如天际垂落的缆索让这东堤成了新区网红“打卡点”,晨曦与晚霞晕染下的海面及大桥,刚硬的建筑巨擘与婉约的向海美景见证着新区日新月异的成长岁月。
一年前,我从寓居十年的珠海来到马鞍岛,彼时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顺利通车之景还历历在目;一年后,在这座小岛上,另一项世纪工程顺利竣工,深中通道开通更让人心情激荡不息。
岁月总是无声流淌的,一个地区如此,一段人生亦是如此。多少年前,这片海边滩涂迎来了填海的先辈,一座海滨岛屿倾注几代人的心血方成新城;又是多少年后,无数工匠投身海面,筑一座桥,将一座朴实的城市与经济特区一脉相连。
如今,一座桥带来的风光无限,一座桥让梦想更为开放,一座桥让两座守望的城市触及更多融通互进的可能,并获取接续成长的新质生产力。而这一切,大音希声,直到蓦然回首,唯有一步一印的足音回响。
在海边,桥见未来,是两地的未来,亦是更多人的未来,而眼下自己的每一个脚步,都将在未来的人生命途中为当初的岁月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