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团首站抵达位于小榄镇的熊猫棒垒球历史展厅。按比例缩小的微型棒球场、从国外带回来的发球机、承载故事的球棒和球衣、历届全运会棒垒球项目秩序册……馆内珍贵的藏品和翔实的史料,记录着梁扶初、梁友文、冯小龙等人跨越百年的坚守,也见证了中山棒垒球传承的故事。
“得益于深厚的底蕴和小榄镇对于棒垒球项目的支持,学校棒球队整体水平稳居全国前列,还为国家和省级队伍输送了不少好苗子。”东升高级中学棒球队教练周光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昔日中山熊猫队员中,有6位获得了国家健将级运动员、44人获国家一级运动员、81人获二级运动员称号。
运动赛事离不开硬件支撑。采访团随后走进中山国际棒垒球中心。该中心总用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1万平方米,由3座棒垒球场、1座室内综合训练馆及配套建筑组成。场馆设施达国际标准,配备球员更衣室、休息室、直播室、医疗室等保障设施,并实现5G信号全覆盖,可满足大型赛事及转播需求。11月份,全国9支棒球队和9支垒球队将齐聚于此,展开十五运会棒垒球项目的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