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5版:艺评 新闻列表
~~~——​吕伟雄《重返历史现场》方法论价值探析
~~~——​——评蒋玉巧小小说《消失的他》
~~~——​——评白土黑石的散文诗《大地苍茫(三题)》

 
2025年10 22
乙巳年九月初二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5版 2025年10月22日 艺评 扩展 收缩 默认

天地人三重奏:三首散文诗中的自然哲思与美学建构
​——评白土黑石的散文诗《大地苍茫(三题)》
  黄莺

  白土黑石的《大地苍茫(三题)》是三首以岩画、峡谷、瀑布为主题的散文诗,构成了一部自然与人文交织的三联画。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既原始野性又充满诗意的世界。

  作者善用动态意象与通感手法,将静态的自然景观转化为充满生命力的艺术现场。“石上种草,天空养鱼,水中栽月”这样超现实的搭配,打破了常规的语言逻辑,却创造了更为深邃的意境。“十万匹骏马狂奔”的瀑布,“龙飞凤舞”的狂草比喻,赋予自然景观以文化的厚重感。文字既有金石镌刻的刚劲,又有流水奔涌的柔美,刚柔相济中见出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

  三首散文诗每一首都从具体物象的描述出发,逐步深入其文化内涵与哲学意味。岩画从“一刀一刀”的凿刻到“时间的风在舞蹈”;峡谷从“巨大的裂缝”到“万物修炼的道场”;瀑布从“悬崖绝壁”的书写到“阳刚与阴柔的哲学”。这种递进式结构,引导读者从感官体验走向哲学思考,完成了一次次精神的升华。

  三首散文诗融合了原始之美与人文之思。岩画的古朴苍劲,峡谷的幽深神秘,瀑布的奔腾豪迈,各具特色又相互呼应。作者不仅捕捉了自然物的外在形态,更挖掘了其内在的审美特质——岩画是“老气横秋又朝气蓬勃”的生命体,峡谷是“容纳一切”的胸怀,瀑布是“纵情抒写”的狂草。这种审美观照既尊重了对象的自然属性,又赋予了人文的诗意想象,成就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这组散文诗在诗性表达中蕴含着严谨的内在逻辑。从岩画的创作过程到文化价值,从峡谷的地质形成到生态意义,从瀑布的物理现象到哲学象征,每一处的联想与升华都建立在准确的认知基础上。看似跳跃的意象转换,实则内在的逻辑线索贯穿始终,体现了诗性思维与逻辑思维的高度统一。

  作者在自然景观中注入了深沉的哲学思考:岩画成为时间与永恒的对话——“一边沉默,一边张狂”;峡谷成为存在与虚无的隐喻——“留给人间一道天问”;瀑布成为生命与死亡的象征——“数十数百米的纵身一跃”。这些思考超越了简单的景物描写,进入了形而上的领域,追问生命本质、存在意义等终极命题。

  作者还展现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岩画中的“车辙、箭镞、牛羊”,峡谷中的“藤萝、崖树,青竹、野蔓”,瀑布中的“飞动的笔势”“掀起雷霆”等细节,既真实可感又富有象征意味。这些细节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经过精心选择,服务于整体意境的营造,使抽象的思想有了具体的依托。

  这组散文诗最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精神宇宙:岩画代表人类文明的印记,峡谷代表自然本身的奥秘,瀑布代表天地间的能量流动。三者共同诉说着自然与人文的永恒对话,过去与现在的精神联结。在这个意义上,这三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生命存在的哲学思考,是对天地人关系的诗性探索。

  这些文字仿佛具有岩画的凿刻之力、峡谷的包容之怀、瀑布的奔涌之势,在读者心中凿出深痕,汇成激流,最终奔向那个永恒的问题——人与自然究竟应该如何共处?或许答案就在这一刀一刀的凿刻中,在这一道一道的裂缝里,在这一笔一笔的书写间,等待每一个用心聆听的读者去发现。

  (本文作者黄莺,笔名叶子,四川泸州人,中文系毕业,现居贵阳,某报文艺副刊部主任编辑。)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