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8版:作品 新闻列表
~~~——
~~~——
~~~——
~~~——
~~~——
~~~——
~~~——
~~~——
~~~——

 
2025年11 28
乙巳年十月初九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news@163.com
  A08版 2025年11月28日 作品 扩展 收缩 默认

永远的《瓦尔登湖》
  ◎张愈升

  在中国东晋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源佳境,一直诱惑人们前去打卡浏览;而在美国也有一个令世人向往的旅游胜地,那就是著名超验主义作家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心灵浮躁与不安的人们,都想寻觅一个清静安逸,能荡涤精神污垢的地方,去体验解脱放松一下。梭罗的“瓦尔登湖”确有其地,它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城,距离瓦尔登湖也就20多分钟路程。我们随赴美旅行团于今年四月来到这里,急于想看看遐迩闻名的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果然名不虚传,湖水碧绿碧绿,清澈见底,无一丝污染,四周被葱茏森林覆盖,轻风曼舞,拂过片片白桦林,摇曳着,窸窸窣窣。湖水沐浴着阵阵细雨,不断变换着景色,湖的南面就是那片有名的橡树林,梭罗就在那里亲自动手盖了一幢小木屋。正是梭罗这座小木屋,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人们的眼球。

  小木屋前院里是梭罗的雕像。梭罗伸着手,仿佛在向人们诉说自己倔强和不服从命运的理由。黑色小木屋和雕像,简朴得像梭罗自己。从小窗口可窥视到屋内摆设,一床一椅一桌。这些在梭罗的书中都有描述。屋里设备虽然过于简单,却一切都服从于梭罗回归自然,一切从简的理念。梭罗曾反复阐述,一个人的生活其实所需甚少,而按照所需向这个世界索取,对我们置身的大自然没有好处。一切的症结都出在人类自身的愚蠢和贪婪上。人的一切美好的创造,无不来自简单和淳朴。梭罗的理念是美的,因饱受现代病摧残的当代人,越来越明白过分地消耗资源所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恶果,明白我们自身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我们在瓦尔登湖看到的梭罗的小木屋,是人世间最美的建筑之一,它非常真实,就像梭罗本人那么真实。作为作家和诗人的梭罗,虽没有留下丰富的创作,但是梭罗却比那些写下了“皇皇巨著”的人更加不朽。因为梭罗整个人就是一部作品,这也是梭罗不朽的原因。

  已故著名作家、翻译家、《瓦尔登湖》的翻译者徐迟先生说:“梭罗先生一生是与孤独结伴的。他常是一个人。他认为没有比孤独这个伴儿更好的伴儿了。梭罗的生平十分简单,十分安静。1817年7月12日,梭罗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康科德城,毕业于哈佛大学(1833-1837)。回到家乡,执教两年(1838-1840),然后他住在了大作家思想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家里当门徒,又当助手,并开始尝试写作。到1845年,梭罗单身只影,拿了一柄斧头,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独居到1847年回到康城,直到1854年《瓦尔登湖》出版,轰动了世界。梭罗后因患上肺病,医治无效,于1862年病逝于康城,终年44岁,英年早逝。”

  梭罗的《瓦尔登湖》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书中分析生活、批判习俗、语语惊人,字字闪光,见解独特,耐人寻味。许多篇章描写得优美细致,像湖水纯洁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绿,也有的篇章说理透彻,十分精辟,给人启迪。《瓦尔登湖》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独到的描写。这里有大自然给人的澄净的空气,让人感觉到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升华。

  从瓦尔登湖归来,最深的体会是,这是一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又是一本个人的书。如果心没有安静下来,恐怕很难进入到这本书里去。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