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涵
阳春三月的周末,我们一家心怀敬仰踏入杨殷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株参天红棉,枝干遒劲如铁,繁花似火,映得青砖灰瓦都染上了血色光晕。这株百年古树恰似一位静默的守望者,粗壮的年轮里镌刻着岁月的风霜,殷红的花瓣仿佛先烈们用热血写成的诗行。
步入纪念馆,只见陈列柜中泛黄的书页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似乎在低语着那个时代的革命故事;锈迹斑斑的刀枪,仿佛依旧散发着当年的硝烟,依稀可见英勇烈士们在战场上的英姿。
一缕阳光穿透雕花窗棂,投下斑驳的光影。我的思绪也随之飘散: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天下为公”石碑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杨殷烈士满怀深情和对国家的忧虑,伏案给女儿写家书,窗外的红棉花正傲然绽放……这一切,如今都已化作卧龙般的港珠澳大桥,化作天宫空间站的璀璨星辰,化作千万个灯火可亲的幸福家园。
走出故居,翠亨村的暮色正浓。格桑花在晚风中摇曳生姿,橘红色的落日晚霞在青砖黛瓦的房顶上慢慢隐没,一只晚归的鹭鸟,掠过长空,与呼啸而过的动车一起画下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咱们新农村发展真快啊!”妈妈这个老村民也不禁自豪地感叹着。谁说不是?庭院里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他们正讨论着把自家菜地改造成研学基地。曾经用扁担挑出的百亩良田,如今已发展成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
回望故居方向,红棉树在暮色中愈发挺拔。那如火如血的花瓣,恰似革命先辈们欣慰的笑颜。他们用生命播撒的种子,早已在这片热土上飘散开来、生根发芽,绽放出璀璨的花朵。请英烈们放心,今日少年,定会接过你们手中的火炬,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把中山建设得更加美丽!
指导老师:郑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