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卢兴江
●各方协调调整土地性质
阜东村与镇政府相邻,紧挨着阜沙天润盛兴工业园和圆山工业园,不过,由于缺乏集体物业,该村始终“囊中羞涩”。如何改变窘境,一直是村镇两级党委长期思考的问题。2022年,阜沙镇从深圳引进了三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并都落户阜东村,这让阜东村的人气逐渐旺了起来。阜东村“两委”也发现了新的希望,通过大量走访调研,得知这些工业区和大公司的员工宿舍存在严重不足,于是,修建工业配套宿舍楼出租、壮大集体收入的想法提上议事日程,随后写成报告提交给了镇党委政府。
阜东村的这个想法的实现存在很大的困难,因为村委只有一块集体物业符合条件,但其土地性质是办公用地,按规定是不能用来修建员工宿舍楼的;另一个难题是,修建一栋工业配套宿舍楼需要投资1800万元,阜东村集体经济捉襟见肘,连启动项目的资金都拿不出来。
阜沙镇党委政府对照中山市的“工改”新政,就阜东村提交的报告进行了专题研究,认为这能助阜沙镇优化营商环境,更是提高阜东村集体收入的好机遇。随后,镇“工改”专班成员进驻阜东村,理难题、找思路、拿实招。为加速推进阜东村工业配套宿舍楼项目落地,阜沙镇还将该项目纳入党建引领村(社区)提质争先“示范引领”及推进“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经过各方协调,该集体物业的土地性质由原来的办公用地调整为工业配套用地,第一个难题得以解决。
●多方支持破解融资难题
融资是项目落地的最大难题,村里想了许多办法,但都很难落到实处。“可否找项目附近有员工宿舍需求的大企业,请他们预付租金,作为项目启动资金?”有镇领导提出了这样的想法,阜东村决定一试。很快,方案挂上了村里的三资监管平台,通过动员,多家公司参与了遴选,中山市合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预付300万元中标。
有了启动资金,项目虽然可以动工,但后续资金如果跟不上,就可能会出现烂尾的情况。经过积极协商,一家银行愿意以金融帮扶的方式,给阜东村贷款1200万元。“另外300万元,我们阜东村可以想办法自行解决了。”阜东村党委书记周兆章开心地说。据了解,阜东村工业配套宿舍楼项目共10层,有140个房间,可居住800名工厂员工,预计每年为村集体收入带来180万元收益。
当日,记者采访了部分参加阜东村工业配套宿舍楼项目动工仪式的嘉宾,他们表示,这是一个“一子落,全盘活”的典型个案,阜东村的闲置资源被盘活了,有了稳定的集体收益可以为村民多办实事;项目附近的企业不用花费太多的资金和用掉有限的土地修建员工宿舍,可以轻松“上阵”谋求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