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山网 | 新闻 | 推荐 | 政务 | 视频 | 楼市 | 汽车 | 美食 | 旅游 | 文教 | 公益 | 中山Plus | 微博
  昨天 明天 上版 下版   版面概览
 A03版:论丛 新闻列表
~~~——
~~~——
~~~——
~~~————总结两个“工改”拆除案例

 
2023年12 25
癸卯年十一月十三
中山日报微博
  有奖新闻热线: 88881111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4-0126  代号:45-47  中山日报社出版    Email:zsrb@zsrb.cn
  A03版 2023年12月25日 论丛 扩展 收缩 默认

着力培养“德法兼修”新时代好青年
  马晓琳 白晨

  “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谆谆嘱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背景下,如何“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关键在青年,发力在青年。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法治建设的支持。如果将法律视为治国安邦的阶梯,那么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石。主题教育推进以来,要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谆谆教诲,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推动青年法治教育走深走实,培养“德法兼修”的青年学生,奋力推动新时代中国青年步入高质量法治轨道。

  一以贯之推动青年法治教育,需要我们全体动员,全力部署,全面推进。始终坚守青年法治教育理念,遵循党中央重大部署,布局家校社全面改革,激发青少年自我发展内生动力,持续推进青年法治教育与全面依法治国同向同行、同步发展。

  一、以德树心,切实打牢主题教育法治根基

  法惩恶,德扬善,德法并行;外行法,内修德,方为正道。新时期新征程,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挑战,推动青年法治教育必须始终坚守党的领导地位,并充分发挥党在统筹全局和协调各方的根本性作用。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纲,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各项要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本位,以贴近青少年实际,提高教育效果为目的,以构建系统完整的法治教育体系为途径,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于法治教育的全过程。”通过紧抓主题教育这一重要的加油充电机会,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做好青年法治教育的具体实践。引导广大青年尊法信法,面向广大青年学法守法,帮助广大青少年用法践法。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我国青少年的成长轨迹与“西化”“分化”部分社会思潮并存激荡。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对青年尚未完全定型的价值体系形成巨大冲击,由于青年的法治信仰还处于塑造阶段,这严重妨碍了青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进而影响了法治中国的建设进程。因此,党和国家应高度重视对青年法治价值观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法治价值观。政府要切实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以德树心,将品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效结合,努力营造富有感染力的法治教育氛围,引领他们养成守法用法习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良好法治风尚,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宏大蓝图。

  二、以法塑身,积极塑造主题教育法治氛围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当前我们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法治建设是国之重器。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全面对外开放战略深入推进,中国人民不得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如何助力“中国之治”,成为法治建设的一道门户。学校教育在推动青年的法治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青年法治教育主要是集中在各级学校的思政课程中,但由于思政课程涉及的领域较多,法治教育的课时占比偏少,不可避免使法治教育涌现内容单一化、脱离实践化等问题。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思维习惯,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一是要持续优化法治教育的课程体系,使习近平法治思想润物无声贯穿于法治教育课程的每一个环节。要创新教学手段,将社会上的法治焦点问题与青年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不断提高青年的学习参与感和获取感,并努力提高教学模式的交互性和实践性。二是要注重师资队伍力量的壮大。通过教研活动开展、主题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基础。确保教师队伍深入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十一个坚持”,结合实际案例对每一部分内容进行详细解读,而不是机械地照搬教材。通过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让法治教育真正易于理解、易于接受、易于推广。三是要建立发展校园法治实践基地。以校园环境为阵地,发动师生力量,广泛开展法治宣传和教育活动,例如法治文化的学习讲座、法治相关的兴趣团体、法治校园专题报告等。同时,适应“互联网+教育”新形态新要求,创新教育教学手段,要充分利用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并在国家宪法日、五四青年节、国家安全教育日、国际禁毒日等关键时刻,开展各种法治教育活动,不断创新法治宣传的方法和方式,使其更符合青年的生活需求,真正让法治教育动起来,成为青年学习、普及、实践的重要思潮。

  三、德法相融,有力锻造主题教育法治合力

  理论学习是主题教育的重中之重,推进青年法治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广泛聚拢社会合力,依靠社会各界法治资源为青年法治教育提供更优质的社会法治文化环境。要借助主题教育契机,带领广大青年深学细悟理论,坚持原汁原味学,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争当知行合一、德法相融的“新时代青年”。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培养“德法兼修”的新时代好青年是实现德法共治的基础工程,是德才兼备的育人理念在法治人才培养上的具体体现。一是要提高青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从现在起就应该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治素质。”要引导青年学生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校园氛围,引导青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示范者。二是要建设校园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青年大学生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推动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三是要推动青年学生树立法治意识。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是保障法律有效实施和发挥作用的重要力量,青年大学生应当在法治实践中持续提升法治素养,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作者供职于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来源:中山日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篇 下篇  
中山日报封面01心系归途人 温暖回家路 2019-01-22 2 2019年01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