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柯颂 见习记者 赖彤瑶 通讯员 林倩袁 图/本报记者 文波
■“暂住证”变成“房产证”,订单倍增
1月9日,记者再次来到裕祥工业园,让人惊讶的是,7个月前才破土动工的园区,居然已经高楼林立。目力所及,略显空旷处工地上,也竖起了粗大的钢筋柱,堵混凝土、吊运材料……一派繁忙。
“目前,裕祥工业园9个项目都在建设当中,其中蓝德、创渝中已于2023年12月底封顶,本月底金艺项目也即将封顶,其他项目正有序施工中。”裕祥村党委副书记吴镇辉介绍。
在裕祥工业园的入口处,宝澜公司一边施工一边生产。董事长朱小珍开心地告诉记者,在建的是彩妆行业包装智能化批量生产基地,投入超过了2.5亿元,项目预计今年10月才封顶。未来,企业要从锌铁棚搬出,丢掉“暂住证”,搬入有“房产证”的智能基地。
“合作商为此对我们信心大增,订单增加了一倍达到饱和状态,这是我们参加工改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益。”朱小珍表示。
据介绍,裕祥工业园园区内目前已封顶的蓝德电子COB灯带项目为中山市蓝德电子有限公司投资、运营的项目。投资营运商是“雷士照明”“三雄极光”“公牛”“佛山照明”的重要合作伙伴。该项目为首次供地类增资扩产项目,供地面积22.6亩,建设蓝德电子智能智造产业园,总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总投资1.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建成后预计达产年产值达3亿元,年纳税总额达1500万元。项目的投资强度663万元/亩,产出强度为1327万元/亩,税收贡献为66万元/亩。另一个已封顶的项目为创渝中智能科技园项目,其产品远销英国、德国、韩国、澳洲,奥地利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创下多个全市首次
“钉子户”也变成了“粉丝户”
横栏镇裕祥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创下多个全市首次,即首次容缺审批压缩流程市土委会两次并为一次、首次以挂账收储形式挂牌出让产业用地项目、首次4个项目同时“拿地即动工”。
据介绍,为了破解审批流程“中梗阻”难题。市镇两级工改干部先后5次到省自然资源厅沟通汇报工作,成功解决裕祥97亩用地入库纳入“三旧”改造范围和裕祥工业区改造方案备案入库的问题,大大压缩入库用时。同时,通过市镇联动“绿色审批通道”,及时反映“工改”难点、堵点,用好用活“特事快办”机制,在全市率先实行“一园一策”和“并联审批”,经村民表决即可同步开展完善用地手续、挂账收储和招商供地工作,以容缺审批承诺制形式完善后续流程,大幅缩短审批流程。
据悉,裕祥工业园首批四个重点项目从摘牌到取得施工许可证用时最短19分钟,平均用时38分钟。与此同时,横栏镇全面摸查镇内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用地需求情况和发展计划,科学评估项目发展潜力、实施难度等因素,择优选取进驻园区。针对“工改”中的搬迁“钉子户”,该镇领导带队答疑解惑、排忧解难,从“走访”到“走心”,研究采取“不停产分批出让”方式确保企业生产线不停工,让企业从“钉子户”变成“粉丝户”,主动提出增资扩产需求。